有一种“胸闷”,是妈妈觉得你胸闷

作者:医学界儿科频道mp 2018-02-22阅读:3366次

你可能是碰到了个“假胸闷”……

作者 |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 朱海峤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大年初二,收到一位孩子妈妈的微博咨询,这位家长正纠结于孩子的胸闷问题。

家长问:“医生,打扰您,想问一下抽动症的孩子为什么会胸口很闷,喘不上气?已经排除了心脏和呼吸道的疾病。”

医生:“孩子几岁了?”

对于任何一个儿科的咨询,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儿的年龄,要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来分析疾病的诊断。

“5岁和9岁,都是同样的情况。”家长娓娓道来:“而且5岁的是双胞胎,姐姐提前3个月有症状,妹妹3个月后又有一样的症状。”

“偶尔清嗓子都好了,但是一到晚上就胸闷,睡着以后就没有症状了,睡前一个小时症状最明显。”

医生追问:“孩子是否有叹息、叹气,或深度吸气的表现?”

家长陈述:“有深呼吸的表现,但是感觉抽动症的症状经常变化,我对孩子不算严格,我们属于做生意的,时间上我也比较多带他们玩,我爸妈对孩子唠叨的多,但是不会打骂孩子,就是老人家习惯性唠叨吧。”

这和我预想的一样,果然孩子有深呼吸的表现。

家长接着说:“平时吃喝玩乐也都很正常,晚上睡前有时候难受到需要跪趴着睡...说话有时候深深吸一大口气。”

“深深吸一大口气”,这也是抽动症孩子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

这位妈妈说:“排除了心肌炎、心脏病,还有风湿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

其实,套路都一样,不管你去哪家医院,对于以“胸闷”为主诉的孩子来说,绝大多数的儿科医生自然会联系到心肺方面的疾病,让你做这样那样的检查,心电图、胸片、心超声、抽血化验等等。结果很显然,什么问题都没有。

家长说:“因为一开始不懂,我大女儿弄怪声音的时候,被我训斥了一次,她就躲到被子里弄另一种声音,我就意识到她肯定不舒服,不是故意的,平时都算乖的,所以后来无视她们的声音就症状消失了,唯独睡前胸闷难受一直不见好。”

一些有发声性抽动的孩子,会情不自禁的、反复的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清嗓子、吸鼻子、叹息、叹气、深深地吸一口大气等等。家长关注了以后必定会查找根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一开始可能会狠狠地训斥一顿,以为孩子是故意做出的怪动作。其实训斥只会加重孩子紧张的情绪,反而使症状加重。

作为家长,此时正确的应对策略就是要忽视孩子的症状,千万不要给孩子施压。可以做一下深呼吸训练,以舒缓孩子的紧张情绪。

这位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出现发声性抽动症状已经有一年了。按照学术上的定义,抽动障碍病程达到一年,可以称为慢性发声性抽动障碍。

家长问题的症结集中在“胸闷”上,似乎其他的表现都可以用发声性抽动来解释,而不能释怀的是,为什么孩子的“胸闷”难受一年了,还没有缓解?

为了解开家长的症结,必须首先分析这一症结的由来。

于是,我问家长:“睡觉前的‘胸闷’,是孩子自我的感受吗?”

“是不是每次看到孩子出现深吸气时,家长总感觉孩子有不舒服,然后会问,是不是胸闷?在再三追问下,孩子终于点头默认了。是不是这样的?”

其实,在上面的陈述里,家长也已经说了,当她看到孩子发出各种声音时,总觉得孩子极不舒服。

然而,家长的回答却令我感到意外:“是他们自己告诉我的,有时侯双胞胎里面的妹妹会闷到气哭,说她为什么这么难受?因为我知道抽动症以后就尽量无视任何症状,医生给开了肌苷片和其他的药,吃个十天左右就很舒服就好了,停了一个月左右就犯。”

尽管家长描述的“胸闷”症状很严重,但只吃了十来天的肌苷等药片就能缓解,显然并不是什么器质性疾病。

同时家长也进一步说明,孩子的“胸闷”症状也并不是伪装的:“他们在同龄里算比较懂事的孩子,没有什么矫情,比较坚强吧!因为遗传性的地包天需要矫正牙齿,医生都说比较难受,她俩也乖乖的做。学舞蹈也是她们自己要学的,压腿练基本功疼,我告诉她们太疼不跳也没关系,姐姐会说跳舞就是有点疼的,为了当白天鹅她们会坚持!而且对上舞蹈课很积极。”

说明孩子们的意志很坚强,并不是娇生惯养的。

“三个孩子他们每天呈现出来的都挺快乐的我真的很想搞懂症结在哪里?哥哥围棋、架子鼓、街舞也都是自己要学的,我问他学这么多会不会累,他觉得很爱学,不让我减少。老师都夸他很聪明,围棋学了不久的时候就从初级跳中级班,还一直是中级班的第一,衣食住行上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也算好的。”

一年里,家长曾带着孩子看了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医生总是让她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其实,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三个孩子长得健康正直人品好就足够了。

为了消除家长的问题症结,我接下来给家长灌输了一些我对于“胸闷”症状的解析:“所谓胸闷,通常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其他人是感觉不到的,所以,胸闷是一种自觉症状。而叹息、叹气、深吸气或胸部咽喉部发声等症状,周围的人也可以观察得到,所以可以称为他觉症状。但是有深吸气或各种发声动作,并不等于孩子就是胸闷,或一定很不舒服。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说自己有“胸闷”,通常是不确切的。往往是成人的暗示,给她套上“胸闷”症状的帽子。”

我让家长仔细阅读我上面两段话,并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再来确认,孩子的症状是不是真正的“胸闷”,还是只是孩子有叹息样的发声,或深吸一口气那样的动作。家长以为孩子有“胸闷”。最后,家长默许了我的看法和建议。表示回去以后再观察一段时间。

如果说,孩子的胸闷,只是家长以为孩子有“胸闷”,而实际上并不存在,又何必为此而纠结呢?

经过耐心的疏导,家长终于有所释怀,最后对我的咨询深表感谢。

读而思duersi

发声性抽动主要起因于呼吸肌(包括肋间肌、膈肌等)的运动功能紊乱,呼吸肌运动产生胸腔压力的改变和气流的运动,产生了异常的胸廓运动,或咽喉部的发声,通常发声性抽动不会严重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不影响氧合功能,不产生低氧血症,因此患儿也不太会有明显的主观上的胸闷不适。

在临床上常常会遇到一些以“胸闷”为主诉的孩子,特别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有的还收了住院检查,的确有不少孩子查来查去总是查不到器质性的病变,但家长总是很纠结,总希望医生能查出一个病来。其实,胸闷可以由许多的原因引起,这就需要医生做深入的检查与分析,为患者理出一个头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