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故事】宝宝:我想哭但却哭不出来,因为……声带麻痹

作者:河南省儿童医院订阅号 2018-04-12阅读:4043次

河南省儿童医院护士李柯的门诊日记

宝宝第一声啼哭总是会让母亲激动不已。然而,4月8日,一位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孩子母亲,却因为宝宝“哭声”而焦躁不安。孩子名叫天天,出生两个月但体重仅有3公斤,妈妈说孩子“哭声弱无哭声”,这会是病吗?

耳鼻喉科副主任任红波接诊患儿后,通过查体和喉镜检查,诊断孩子为声带麻痹,且还伴有先天性心脏病。任红波说,孩子通过后期观察及治疗,发声情况会有好转。

任红波介绍:“声带麻痹或称喉麻痹,是一种临床表现,而非独立的疾病,为支配喉的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声带运动缺乏所致。儿童声带麻痹通常出现于2岁之前,占儿童呼吸道异常的第2位,占所有喉先天性疾病的10%。致小儿声带麻痹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原因以及后天原因, 先天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声带先天性障碍等,后天因素主要包括后天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出血等疾病。”

哭是婴儿的第一语言,是原始的生理反应,婴儿不会说话,啼哭声就是他们在“说话”,仅仅通过一个哭声,这个宝宝就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性脑病。

和婴儿打交道最多的是父母,因此父母应学会聆听婴儿的哭声。生理性啼哭的特点是哭声响亮,哭声间歇时精神状态和面色均正常,婴儿哭声一般时间不会太长,声调也比较平和。病理性哭闹,大多是由于婴儿身体某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适所致,哭声异常,应当家长及时就诊,检查病因、对症治疗。

门诊办公室 李柯/文

宣传科 王晨/编辑

信息科 文珊/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