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肝炎病毒, 毫无亲缘关系, 都是肝脏大敌

作者:东方网 2017-07-02阅读:5820次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听起来像五个恶棍兄弟,其实它们连堂亲或表亲都不是,完全没有亲缘关系。除丁型肝炎病毒(叫Delta病毒)外,医学家们根据发现这些病毒或证实其导致肝炎的先后顺序给它们取了名,看似老大至老五,实际上其凶恶本质与排名无关,就像豺狼狮虎豹,不是相同物种,但共同点都是食肉动物;五型肝炎病毒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是嗜肝病毒。它们在地球上存在了多久无人能确切考证,但可以肯定它们的年龄比猿猴大。中外医书记载的有关黄疸性疾病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和罗马人一直称之为“卡他性黄疸”,至于为啥把黄疸症弄出个“鼻涕虫”的名称来,无可奉告。

1912年美国有2万多名士兵得了“卡他性黄疸”,而且可以在士兵之间相互传染,不久“传染性黄疸”就代替了“鼻涕”黄疸。再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种传染性肝炎不仅通过消化道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且损害的主要脏器是肝脏,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了“传染性黄疸”和“血清性黄疸”之分。及至1947年,有医生提出把因粪便污染了食物和水而经消化道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甲型肝炎”,因污染血液或经输血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乙型肝炎”。在后来的不到40年的时间里才认识到,这种简单的甲乙型肝炎分类法也是错误的。

疯狂而弱智的甲肝病毒。据说,历史上为了证实甲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这一推论,有人让深肤色的志愿者喝下急性期甲肝患者的粪便过滤液,果然成功复制出了急性甲型肝炎。为啥说甲肝病毒疯狂而弱智?它进入人体后,直奔肝脏,一头钻进肝细胞,洋洋得意、掠夺营养、毫无节制,繁衍后代无数,结果把寄生的肝细胞撑破。在它找到第二个新窝(肝细胞)之前,被人体的免疫体统逮个正着,病毒也就被一个个地的歼灭了。不仅如此,人体免疫系统在清除甲肝病毒的同时,还产生了强大的免疫保护机制——中和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保证病人康复后不再受甲肝病毒的侵扰。当然,通过注射甲肝疫苗也会获得同样效果。甲肝,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可以自愈,所谓治疗只不过是对症处理,无需抗病毒。

难忘1988,上海甲肝大流行,30万人受害。上海人“侠气”欢喜生吃毛蚶,那一年却因为这个爱好而中招了。那艘来自远方的、装载被粪便污染过毛蚶的船,让上海人杯具了。忆当年,读研的我放弃了整个暑假,在浦东某中学教室的临时病房里救治病人。

狡诈而无赖的乙肝病毒。一个无辜的妈妈,从她无辜的妈妈那里染病,又让无辜的孩子染上乙肝病毒。随着人类的传宗接代,病毒也得以代代相传,这叫母婴垂直传播。注射、文身和输血等也是传播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可恶的是,它不像甲肝病毒那么傻,一旦进入体内,它会悄悄地躲藏在肝脏里面。它还辩解说:“我吃得不多,喝得有限,繁殖也很克制,长期与肝细胞和睦相处,相安无事。是免疫系统要追杀我,并滥杀无辜,怪不得我!”这话听起来还不无道理。慢乙肝患者的免疫系统当“汉奸”短则十几年,长的达数十年,一旦觉醒,并试图驱赶入侵的乙肝病毒时,却无法直接杀灭病毒,必须以牺牲窝藏乙肝病毒的肝细胞为代价,从而导致肝损害。很多人肝硬化和肝癌就是因为肝细胞反复被破坏和修复而起。另外,如果免疫系统太给力,又会大面积广范围地杀伤肝细胞,如此则可能诱发肝衰竭,不到半数人可能因此而与乙肝病毒同归于尽!你说,这乙肝病毒狡诈不?

乙肝病毒还有一套变身术,在肝细胞浆里作恶的病毒基因是松弛环状DNA,它的复制过程很容易被药物抑制;但窝藏在肝细胞核里的病毒却以共价闭合环状DNA自成一体,即使用了很强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也对它奈何不得,所以说它是个无赖。

阴险而懦弱的丙肝病毒。这个病毒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进入人体,大多数丙肝患者并不知晓。多数人是因为某种疾病住院常规检查,或术前化验时发现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更有不少人已经患上了丙肝肝硬化或肝癌,这才如梦初醒,然后接着做噩梦。在悔恨、焦虑、痛苦之后,多数病人能回忆起历史上曾经接受过手术、输过血、使用过不洁针筒、文过文身、拔过牙等,极少数人还有性乱的历史。总之吧,这个病毒不像乙肝病毒那样能够找到家族史,又不像甲肝病毒那样嚣张,多数丙肝患者的转氨酶始终是正常的,而病毒却悄悄地、慢慢地吞噬着肝脏,所以医学上将丙肝病毒称之为“隐形杀手”。可见年度体检或普查丙肝病毒的重要性。

现在全球公认丙型肝炎是“可治愈”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注射干扰素时间要超过半年,甚至一年,且副作用很多。目前已经有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不仅副作用少,而且12周就可以治愈丙肝。可别忽视“可治愈”这三个字!作为慢性病,你听说过哪些病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说,丙型肝炎病毒,既是阴险可恶的,又是懦弱的。

蜗居而无声的丁肝病毒。丁型肝炎病毒要依赖乙肝病毒的外壳,也就是乙肝病毒的那个表面抗原才能生存。只要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丁肝病毒就在肝里复制,它与乙肝病毒既是寄生的关系,又是狼狈为奸的关系。所幸它的致病性不强,很少需要专门用药去对抗丁肝病毒。另外,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合并感染者并不多。

可防而难控的戊肝病毒。印度德里在1955年的一次洪灾中,35000人得了“传染性肝炎”。后来,印度每隔若干年就发生一次大流行,尼泊尔、苏丹、前苏联及我国新疆等地也都有流行。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医学界将其误判为甲型肝炎。直到1974年,“多疑”的科学家们还是觉得这个导致多次、多地和反复大流行的肝炎与甲型肝炎有诸多不同。比如,水源污染导致的流行更多见;老年人患病后病情比较重;孕妇感染后要比其他人群的死亡率高;少数人有慢性化倾向;康复后无终身免疫,还有可能再感染等。又至1985年,科学家才从印度德里当年患者的粪便中找到了完全不同于甲型肝炎病毒的戊型肝炎病毒颗粒。

为何说它难控制?因为这型肝炎经常与洪涝联系在一起,与大面积水污染联系在一起。洪灾之后,含有戊型肝炎病毒的粪便很容易污染水源,自来水也很容易被地下排泄的污水混合污染。饮用水一旦被污染,后果可想而知。迄今,戊型肝炎仍然是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轻轻地撕开了五型肝炎病毒的面纱一角,仅指望读者们留下点点印象,长点点见识。欲知详情,请听以后分解,或阅以前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