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临床上使用了120多年的防心梗“神药”您了解吗?

作者:《中老年保健》杂志社 2018-04-04阅读:3742次

撰文 中日医院心脏科 柯元南

编辑 保健君

为什么能预防心脑血管病?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临床使用已有120多年历史,最早是从植物中提取,以后人工合成,作为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后来发现,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也就是说患者可以不凭医生处方即可在药店买到。正因为如此,就有滥用可能,且存在一些用药误区。临床上有些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能没有正确地使用,因而也未达到最佳预防效果;而有些患者可能不需要使用阿司匹林,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所谓的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结果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可能发生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我们知道,所有药物都有两面性,既有发挥疗效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使用不当发生不良反应的另一面,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因此,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既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又尽量避免或减轻其毒副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广大患者充分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及毒副作用。

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引起动脉壁上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的原因很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肥胖超重、吸烟等,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生长非常缓慢,从开始到致病需要几十年时间。

开始时,斑块体积较小,未影响到动脉内的血流,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斑块体积增长,堵塞动脉影响血流时,便可出现临床症状。以冠心病为例,当冠脉狭窄达到70%时,静息状态下患者仍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劳累后或运动后就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这种情况叫稳定型心绞痛。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斑块不稳定状况。比如虽然斑块体积不大,但当斑块表面出现溃疡、裂隙、破裂、出血等情况时,原先比较稳定的斑块转变成不稳定斑块,或叫“易损斑块”。易损斑块表面产生许多炎性因子,血流中的血小板就会聚集到易损斑块表面而被激活。被激活的血小板再释放出血小板因子,使更多的血小板被激活,聚集成血小板血栓,或叫“白色血栓”。

大量血小板被激活产生的血小板因子会激活血液的凝集机制,使血液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进而网罗血中的红细胞,形成“红色血栓”。“红色血栓”的体积迅速增大,可以堵塞冠脉影响血流,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心肌梗死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个根本原因,而血小板聚集是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一个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防止发生新的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防止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有多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是还没有发生冠心病的患者防止发生冠心病(一级预防)等方面,使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阿司匹林虽然不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却能预防因易损斑块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

在脑血管病预防中,阿司匹林也可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而对脑出血则没有预防作用。

柯元南

主任医师,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首席专家。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主任、大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5、6、7届委员、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专家会员(FCSC),心衰学组顾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老年医学会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编委,《中日友好医院学报》主编。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多年,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心血管新药开发研究和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性研究23年,作为主要研究者主持或参与治疗心血管病新药II-IV期临床研究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十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

关于心脑血管病的各种蒙圈?不懂?疑问?扫描二维码进入医院网站,查询中日医院心脏科和柯元南大夫的更详细介绍吧——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每周一\三\五\日\推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