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你不得不知的7大误区(一)

作者:大众健康指南 2017-12-06阅读:2934次

虽然大家对糖尿病这个词不陌生,但是对糖尿病的认知,真正了解糖尿病的人还是不够的。一般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还容易陷入误区,下面看看你对糖尿病是否也有这些误解。

关于糖尿病,你不得不知的7大误区(一)

误区1

少吃糖一定不得糖尿病

解析:糖尿病目前没有单独而明确的病因,通常认为与遗传、饮食过度、吸烟、酗酒等有关。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胰岛素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能利用、分解、处理,血糖也会在正常范围。反之,一个人少吃甚至不吃糖,但胰岛素功能异常,也会有糖尿病发生的可能。

误区2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主食

解析:这个认识是不正确的。糖尿病患者真正需要提倡杂粮主食,如黑米、黄米、薯类、大豆等。现在的精白米面,除损失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升糖指数也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尽量少吃。很多糖尿病患者误以为只能不吃或少吃主食可以控制血糖,其实饮食控制是指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单单控制某类食物是不合理的,过度控制还可引起低血糖及营养不良。

关于糖尿病,你不得不知的7大误区(一)

误区3

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

解析:无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也含糖的(专业术语“焦化反应过程”),如果吃多了,食物含热量高,血糖也就高了。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比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虽然不含有人工添加的蔗糖,但仍然含有大量淀粉,有的甚至还添加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毫不逊色于日常所吃的白糖,糖尿病患者还是少吃为妙。

误区4

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解析:糖尿病有遗传因素,但不是100%遗传。如果一对夫妇均患有糖尿病,子女有40%—50%的几率患病。如果父母单方患有糖尿病,子女的遗传患病几率只有20%—30%。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携带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应该更注意糖尿病的风险,健康生活,多数人是不会得糖尿病,环境因素在目前日益增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环境因素主要有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吸烟、精神紧张、应激等。一些研究显示,食物中混杂过多的化学物质(如农药、化学添加剂等)、环境中无形的电磁辐射等也会导致糖尿病发生。通过改善环境因素可以预防或者延缓Ⅱ型糖尿病发生。

关于糖尿病,你不得不知的7大误区(一)

误区5

糖尿病病人不能喝粥

解析:粥升糖速度快,但降下来的速度也快。应该说,喝粥会对血糖的波动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就不能喝粥,只是喝粥应讲究技巧:不能喝纯米粥,大米开花即可,加些杂粮一起喝;量力而行,视自己个体情况而定;干稀搭配;放凉了再吃(凉了淀粉老化了,升糖速度就不快了);食物搭配在一起吃为好。

误区6

血糖降下来就能停药了

解析:糖尿病一旦患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药物只能控制血糖,并不能治愈糖尿病,故血糖控制好之后,仍需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如果停药,血糖就会复升。血糖降下来后,仍需注意饮食和运动。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因脏腑功能开始减退必须坚持吃药。

误区7

喝酒能治疗糖尿病

解析: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饮食吸收,二是体内储备。酒精能抑制储备的动员过程,所以不吃饭单饮酒确实可以降低血糖,但寄希望于喝酒治疗糖尿病是万万不可的。

关注健康,积极生活,糖尿病患者更应该保持良好心态,掌握基本常识,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