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却因为它而有了生命危险

作者:中山六院 2018-02-04阅读:2544次

不知道你们是否关注到这个新闻

↓↓↓

一个普通的感冒咳嗽,却因为“超级细菌”这个东西而有了生命危险...

超级细菌,你到底是个什么存在?

超级细菌,即多重耐药菌(MDR),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泛指对多种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

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

认为MDR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老年;

(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

(3)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

(4)近期(90 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5)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

(6)既往有MDRO定植或感染史等。

为什么会出现超级细菌?

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菌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国,同时也是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重灾区!

WHO对中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患者使用了抗菌药。

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危害?

超级细菌杀不死,细菌耐药性增强......

而新闻中名为MRSA的超级细菌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

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

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由社区菌株所致的医疗保健相关MRSA感染具有特定的危险因素,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静脉注射毒品;但预后相似,表明医院内的社区菌株与传统的医疗保健相关菌株具有相似性。

那么,“感冒”什么时候需要用抗生素

在“感冒”时期,建议注意呼吸道隔离,尽量减少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相似性,都具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尤其疾病处于早期阶段鉴别难度更大,但临床上处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方案却不同。用药必须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通常用 WBC计数及分类、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快速鉴别感染性疾病,指导临床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约 5~7天,因此临床上主要予以支持、对症治疗,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多饮温水;出现咽痛、发热时,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当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等一般症状时可选用安溴索等口服溶液等药物,需注意的是应针对症状选择含有相应治疗成分的药物,避免同时服用含有同类成分的不同感冒药。当存在明确的细菌感染,才需要在医师的建议下选取不同抗生素治疗。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1针对性用药

针对病情首先选择敏感药物,药效不明显时联合用药。

2足量用药

不可滥用抗生素,但是也不能害怕用抗生素,运用抗生素要做到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用量,足量缓解病情。

3儿童用药需谨慎

从前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感冒发烧就去买抗生素“消炎药”,美其名曰“好得快”,但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普通感冒发烧真的需要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文指导专家

重症医学科寇秋野 主任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重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重症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肠外肠内营养学会重症营养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等杂志通讯编委

学术专长:从事危重症管理工作近20年,在外科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管理;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管理;脓毒症的基础与临床;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营养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建树。

还可点击“阅读原文”与专家交流

【感谢ICU王丽纯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丁香医生官微

部分图片来源于人民健康网、摄图网、搜狗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