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让人残疾的[类风湿], 为什么总是治不好? 肯定是犯了这些错误!

作者:北京侯丽萍风湿病中医 2017-07-02阅读:5024次

一组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成人中的发病率在0.5~1%,每年新发病例男性在12.0—24.5人/十万人,女性在23.9-54.0人/十万人。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3倍。不同人种和地域的人群发病率相对稳定,发病高峰期其45-65岁之间。

类风湿关节破坏力巨大 会导致残疾

类风湿关节炎是因为人体内免疫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导致全身大大小小的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尤其是双手的关节会出现肿胀、疼痛、僵硬。未得到有效、正确治疗的人群中,80%以上患者因关节畸形而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

你的类风湿为什么总是治不好?

很多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第一次复诊的效果都相当的好,再次复诊的时候病情却比出诊的时候更加严重。但有些病情很重的病人,密切积极配合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关节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甚至有些完全康复。为什么会这样?归纳出来,这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犯得错误有关。

有些许好转 就不再看医生复查

很多类风湿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进入了稳定阶段,就觉得不用再去医院看医生,自己平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应该去医院的,这个时期的巩固对病情是否能完全康复很关键。否则,将功亏一篑。

这个时候定期看医生,医生才会监测和了解你的疾病过程,了解治疗的效果,了解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了解到潜在的复发风险。医生才能更具针对性地适时地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不持续治疗,常常停服药物

还有不在少数的病人在感觉恢复,关节不痛的情况下,就开始自行停止服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情况并没有经过医生明确表示康复的话,停服药物不仅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清除,关节炎的症状终究要复发,这样不仅能诱发疼痛,还可加重类风湿的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谨遵医嘱服药,规范化检查和对症治疗。患者必须明确一点,治疗类风湿就一定要将类风湿置于医生的控制之下,也不要采用复发后再继续治疗的方式。

自行用药 无视医生的处方

很多类风湿老病号在治疗中,发现医生给制定的治疗方案效果实在太慢,不明显,就不去看医生,选择自行用药。最多的就是自己买止痛药,这样虽然能让疼痛缓解,但止痛药对发生在关节内部的、一层一层地关节破坏是没用的。

专家认为,在减少或避免关节损害方面,规范的治疗,开始得越早,取得的疗效就可能越好。毕竟类风湿不是感冒,病人不可能有医生能全局把控病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治疗的能力,自行用药更不利于防止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缺乏锻炼 终日不活动

虽然类风湿需要充分的休息,不过成天不动不活动也可以引发疼痛,特别是使关节容易变僵硬。

在临床上,类风湿病人发作期间应当温和地做一些适当的活动。运动可以强健肌肉,稳定关节、改善关节活动水平。针对性的扩展关节活动的范围,能帮助病人关节的活动力和灵活性提升。当然,在运动方式的安全选择上,依旧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毕竟每个人病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类风湿能治好,要遵循四个原则

1

早期规范治疗

如果能在早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规范治疗,炎症能得到控制,缓解病情并阻止关节破坏、防止残废完全可以做得到。

2

联合用药

联合应用几种慢作用抗风湿药可抑制免疫或炎症损伤的不同环节产生更好的治疗作用。

3

方案个体化

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对药物的耐受性及副作用不同,因此,类风湿治疗切不可千人一方,要在医生明确自身病情的情况下遵循其制定的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方案。

4

功能锻炼

在进行的全面的规范治疗的的同时,关节的功能活动对病情的康复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

总之,类风湿不是一个能自愈的疾病,但也并非是不治之症,只要积极规范治疗,就能控制病情,阻止发展,进而避免畸形和残疾。另外,所以作为病人必须要有一个长期与之作斗争的准备,要善待自己,关爱身体,积极面对疾病,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病人如能积极配合医生规范化治疗, 多数人可以保持较好的关节功能, 生活能自理,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晚期病人出现某种残废时,关节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此时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日常生活保健和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