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类风湿

作者:彭建国 2017-08-08阅读:2906次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病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理较复杂,诱发因素也很多,目前多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据统计约90%的RA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有报道在气候湿度变化大的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高;一些风湿患者就诊时常主诉天气变化前锋(锋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经过时症状加重,尤其是雨前疼痛加重,雨后疼痛减轻。

研究表明气象因素的变化与RA有着密切的联系。

1.中医学中的 “天人相应”理论。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人和自然界关系的论述,如《灵枢·邪客》云:“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以四季六气为中心,把气候及天气变化对于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充分体现在其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养生康复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且又完整的气象医学理论。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用整体的、动态的、辨证的观点去把握健康与疾病,更符合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这也正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

2、与气候条件相关的痹症模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气不足;二是风、寒、湿等邪外袭。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内外合邪在痹证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3、气象因素对RA的影响。

气象因素通过皮肤、呼吸、感觉系统等影响人体。

外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变化及污染产生的有毒生物因子,可破坏人体内微生态平衡,导致邪正相争而发病,现代亦证实了关节痛的发作与气温、湿度、气压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关系。

气温: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30℃[12],高温可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细胞在40℃时即可受到抑制,43℃时则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湿度:人体对气温的感觉与湿度关系很大,机体最适宜湿度为:气温15℃~20℃时,相对湿度45%~55%;气温25℃时,相对湿度20%。

在高湿度时,环境温度达30℃即可使安静状态下的人体体温升高、脉搏加快、汗蒸发率下降,35℃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如果湿度高达80%~100%,这时无论气温条件如何,潮湿的空气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气压:高气压天气使人感到舒适,而低气压天气则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人体对气压的变化,一般都能很好的适应,但如果在短时间内气压急剧变化,人体便可能不适应。气压突变可能影响局部细胞内外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而关节炎患者病变组织不能及时随天气变化排出细胞中的液体,致使病变部位的细胞压力比周围的正常组织高,从而引起病变部位的压胀和酸痛感。

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还与季节有关,多半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前后发病或加重,而夏季和冬季的急性和隐伏发病数基本相同。

中医学对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认识较早,近年来,不少学者就气象因素对类风湿的影响做了很多相关研究,而气象因素对RA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象因素的变化通过何种途径改变人体的生理、病理、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不断探索符合中医病证结合的类风湿模型,从反映疾病变化的一些客观指标如炎症指标(CRP、ESR)、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变化来探讨气象因素对类风湿的影响;加强多学科合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引进不同数理统计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滞后交叉相关和方差谱分析方法等来对各种气象要素与类风湿的发病做一些相关性研究。

总之,深入研究气象要素与类风湿的影响,可能对合理利用气象条件,创造适宜的“人工小气候环境”来治疗疾病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