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咳嗽、哮喘就用这个方法

作者:质量与认证 2017-07-02阅读:2356次

中医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即利用夏季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病。根据古代医家和养生家的经验,针对冬季常发的病症和以阳虚为主的疾患,在夏天进行调养,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达到病情少发或不发的目的,这叫冬病夏治。

为什么冬病可以到夏天治疗呢?

这主要是因为可通过四时寒热变化调摄气的虚实,由于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而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所以对人体来说,春夏应养阳,秋冬应养阴。在夏季,古代医家对伏天更为重视,伏天是夏季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前后分三伏,每伏10天。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一时期阳气最旺盛,故对冬季常发的病症和阳虚为主的疾患进行调治易于收效。

冬病夏治主要采用伏针、伏灸、伏贴、伏补等方法,治疗久咳、哮喘、痹症、泄泻等。兹就目前对长期咳嗽、哮喘等肺部疾患进行冬病夏治的方法作一介绍。

(1)伏贴:取炙白芥子、甘遂各21g,细辛、元胡各12g,研成细末,生姜汁调糊(每次用鲜姜60g,洗净浸泡后捣碎,挤出姜汁),再取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膜,共6块,将药糊摊上,其中每块的药膏直径为3cm.分别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的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贴后局部烧灼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局部有微痒或温热舒适感,可以多贴几个小时。每隔10天贴1次,即每伏1次,共3次。一般连续贴治三年,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2)伏灸:多取隔姜灸法。取七星针,在大椎、定喘、风门、肺俞、心俞等部位进行常规叩击以后,用新鲜姜片约2mm厚,贴在上述几个穴位上,再放上艾灸,隔姜燃熏,每穴灸三次,每周灸3次,在三伏内,共灸、12次。

(3)伏补:长期咳嗽、哮喘患者,于伏天进补,可以增强体质,一般可以选用下列药物;

煎药:炒党参12g 焦白术12g 云茯苓12g

炙甘草3g 炙黄芪12g 当归身10g

焦白芍12g 大生地1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大枣3枚

成药:固本咳喘片、胎盘粉、河车大造丸。此外,还可以在伏天吃一些人参,以白参为宜,一日10g,文火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