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变乐观,就是教孩子乐观

作者:一起读育儿书 2017-08-27阅读:4457次

悲观的来源

悲观有四个来源:

1、基因。悲观的父母可能会把他的悲观基因遗传给他的孩子。

2、父母。母亲的乐观或悲观与她的孩子有很强的相关性。父母无意中对事情的看法,会一点一滴地被孩子接收,直到成为他们自己的处事理论。如果父母用悲观的态度去解释、处理遇到的事情,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变得悲观。

3、从父母、老师那里得来的悲观性批评。老师。当老师批评孩子时,他们的批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孩子很快开始运用从他所敬仰的成人那里学到的某种解释风格,并用它来批评自己。

4、掌控感和无助感的经验。不寻常的无助与失败,如母亲去世、身体上遭受虐待、父母激烈的争吵等,都可能使乐观崩溃。相对的,一项意料之外的挑战所获得的掌控感却可成为乐观一生的主要动力。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却可以改变自身的悲观,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掌控的经历。

但是,悲观的人,让自己变得乐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悲观的人会不断强化他的悲观。每一次拒绝与失败都会被悲观者找到一些永久及普遍的真实原因。即便事情非常顺利,都有可能在其中找到坏征兆。所以,让悲观者变乐观,是需要花时间训练,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的。

让自己变乐观,就是教孩子乐观

四项乐观基本技能

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们普在宾夕法尼亚进行了一项实验,即选择一部分五六年级学生,从中检测出有较高抑郁风险的学生,随机形成两个小组,一半参加应对技巧学习课程,另一半则不参加。课程结束后,每6个月分析一次最新资料。两年后,参加过课程的孩子有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比未参加课程的少一半。这个实验无疑是成功的。

在实验中,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们运用了以下四个技能去对抗悲观。

1、捕捉思维。在人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脑海里会闪过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十分短暂,难以察觉,但却会直接带来悲伤、焦虑和气愤。所以,第一步,便是捕捉这些一闪而过的想法,即“自动思维”。

比如,三岁的小李雷不吃饭,李雷的妈妈怒不可遏下打了李雷。过后,李妈妈很自责,对自己说:“我是个很坏的妈妈,李雷会恨我的。”

2、评估自动思维。自动思维并非都是正确的。李妈妈需要学会将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视为需要经过证实的假说,也需要学会搜集证据来确认她的想法是否正确。

比如李妈妈认为自己是坏妈妈,就要为这个假说寻找证据。她可能找到很多。那如果要写下不是坏妈妈的证据呢?李妈妈一开始,大概写得很少,但仔细想想,也会想到很多,给李雷洗澡、做饭、洗衣服,陪李雷玩等等。经过整理这些证据,李妈妈不再那么强烈地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了。

让自己变乐观,就是教孩子乐观

3、在坏事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李妈妈为自己打了小李雷找到了更正确的解释:“在其他时候,我对李雷都不错。但在李雷吃饭时,看到他拖拖拉拉,吃一口玩一会儿的不认真态度,我的脾气就上来了。”李妈妈用对特殊事件的不喜欢来取代“我是个坏妈妈”这个一般性的解释。李妈妈的心情好了很多。

4、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小明是个将事情灾难化的人。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吵架了。小明想:我又把事情搞砸了,小红不想再和我做朋友了吧。

小明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估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将自己的精力用来改正问题,而不是处于不真实的恐惧幻想中。

让自己变乐观,就是教孩子乐观

ABC模式

在四个乐观技能的基础上,塞理格曼介绍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即ABC模式。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件 ,如不愉快的假期、与好朋友吵架等。

B(belifs):代表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它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后果。

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受与行为。

ABC模式第一步,是写ABC日记,以捕捉自动思维。只要察觉自己对某一情形的反应感到困扰或惊讶,就将不好的事件写在一张纸上。

ABC日记分为三栏:

第一栏不好的事。详细描述不好的事情,记下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地点。但记住,不要写原因。如同事迟到10分钟,记下“小明和我约好星期天下午4点来做报告,他4点10分才到”。不要记“小明又迟到了,他者是这样,一点也不负责。”“不好的事”这一栏的目的是详细描述,而不是评估。

第二栏想法。记下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如对小明尽到的解释之一是“他从来就不遵守诺言”,如果你相信这是真实的,那么就在0~100分之间,打一个80或90分的高分。(0分表示对看法一点都不相信,100分表示完全相信。)

第三栏后果。记下不好的事之后的感受,或是对不好的事所做的任何反应以及所经历的每一种感受。用0~100分对所记录的每一种感受的强烈度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感受越强烈。

这样持续记录一个星期,如果每一次你都可以找出解释你的感受和行为的合理想法,那么这项练习就成功了。

让自己变乐观,就是教孩子乐观

但要消除悲观,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增加D和E。D(disputation)代表反驳,指反对自己想法(B)的辩论,用1~100代表你相信它的程度;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就是反驳所带来的精神与行为的结果,用1~100代表感受强度。

那么,怎么反驳才是有效的呢?每天跟自己说“今天,你很棒”,就好了吗?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今天读的这本书为《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建人,被公认为“积极心理之父”,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PPA)终身荣誉主席。

让自己变乐观,就是教孩子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