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名人名事考点)

作者:江西幼师网 2017-09-06阅读:3552次

三大理论流派分别是精神理论流派、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下面将仔细阐述这三大每年必考的内容。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主义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养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关于人格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假设不能被证实,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在应用于学前儿童时仍有很大的局限。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教招考试的高频考点,但幼教重点考察前四个阶段。既可以从客观题出题也可以从主观题考察,其理论不难理解但记忆起来容易出现混淆现象

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如果照顾者常以拒绝的态度或不一致的方式来照顾婴儿,婴儿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到处充满不值得信赖或依靠的人。母亲或照顾者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他们的目标或所进行的活动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相抵触,这些冲突使他们觉得有罪恶感。儿童必须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但也必须学习不去侵犯他人的权利、隐私或目标,这样才能克服这种冲突,家人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勤奋对自卑(6~12岁),儿童必须要能胜任社会及学习的技巧。在这阶段,儿童常会和同伴比较。只要勤奋,儿童就能学得社会及学习技巧,就会获得自信;但若不能学习这些重要的特质,则会自贬自卑。教师和同伴是重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观点

虽然精神分析理论有许多的贡献,但只有小部分同时代的儿童心理学家支持这个观点,主要是因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很难加以证实或证伪。而儿童心理学家放弃精神分析理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出现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即行为主义心理观。该理论观的最基本要旨就

是认为心理发展都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心理观在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与洛克的“白板说”一样,华生也把婴儿看作是一块白板,可以被各种经验填满。所以,他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甚至号称能将12个健康的婴儿塑造成医生、律师、乞丐等任意的社会角色,而无需考虑这些婴儿的背景或血统。还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与华生的刺激-反应观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

(一)基本观点

1.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因而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应答性行为是由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如眼睛遇强光时,瞳孔是马上收缩等,是经典条件作用论中研究的对象。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通过对人或有机体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学习。其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2.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1)正强化

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

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正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负强化

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负强化作用的类型分为: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之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如何摆脱痛苦。

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之为回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经历过厌恶刺激的痛苦后,学会了对预示厌恶刺激的信号做出反应,从而避免痛苦。

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是在反应后撤除了厌恶刺激,加强了同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属于负强化的原理。

2.消退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第三节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高频考点,通常以单选、简答的形式出现,并且一旦出现,难度通常较大)

一、发展的实质: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

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顺应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平衡:个体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平衡。

二、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物体恒存)

特点:

(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2)低级的行为图式;

(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就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比如: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

1.“万物有灵论”(也叫泛灵论)。比如:3岁的小红会在自己吃饭的时候,喂洋娃娃吃饭,认为洋娃娃不吃饭就会和自己一样饿。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4岁的小明给妈妈送礼物,会送自己喜欢的奥特曼玩具,但是不会考虑妈妈的喜好,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妈妈喜欢的。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思维不可逆,只会沿着一个路径进行思考,比如:知道2+3=5.却不知道3+2=?。思维具有刻板性,比如:只会刻板的认识性别。

4.没有守恒概念。比如:当一个饼干被掰开后,就会觉得多了。

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如三山实验,实验中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娃娃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以此证明该阶段的儿童存在自我中心倾向。)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5.去自我中心

(四)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特点: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皮亚杰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和经验,皮亚杰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真题回顾】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A.以自我为中心 B.概念守恒

C.抽象思维 D.运算思维

2.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 )。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儿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4.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DCD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有关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知识点,在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里经常遇到,常以选择、填空、简答形式出现。

班杜拉的实验

攻打充气娃娃:将3~6岁的儿童分成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充气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如大声吼叫和拳打脚踢。

第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扬和奖励(果汁与糖果);

第二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责打和训斥(斥之为暴徒);

第三组为控制组,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 本文来自江

然后把这些儿童一个个单独领到一个有洋娃娃的房间里,观看他们的行为。他发现:

第一组儿童,攻打洋娃娃的行为相当严重。

第二组儿童,攻打洋娃娃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少。

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本文来自江

(1)观察学习的概念及分类 本文来自江西幼师网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

①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直接的观察模仿学习。

②抽象性观察学习: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 本文来自江

③创造性观察: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2)观察学习的过程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对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③动作再现过程: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④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

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真题练习

真题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 本文来自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本文来自

答案:C

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真题2【填空题】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

答案:替代性强化

真题3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保教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名人名事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