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作者:家庭教育大视野 2017-09-11阅读:1293次

教孩子排解委屈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问题实录:

雷雷最近一直不想去幼儿园,有时甚至会用不舒服为借口,要求在家休息一天。我知道他还在为学校发生的事不舒服,只是我没想到,一个孩子会对一件小事如此介意。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天在幼儿园做游戏,因为跑得太快,结果将小朋友小军推倒了。要平时,这种小事不会引发什么矛盾,但问题在于小军上午刚与雷雷闹过别扭,下午又被推倒了,于是立刻哭得惊天动地,还跟老师说雷雷是故意的。老师不明情况,就问道:“雷雷,你是故意的吗?不管是不是,推人都是你的不对,你要向小军道歉。”雷雷立刻就不高兴了,说:“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可小军却不听这些,只是一直哭。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就为这件事,雷雷一直心里不痛快,回家也不高兴,连吃饭也不老实了,还老想着请假。我虽然一直想帮助雷雷将心里的委屈排解掉,但说实话还真有些无能为力。我不明白,孩子受点小委屈,有必要这么耿耿于怀吗?老师最终也没有冤枉他呀!到底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还是只有我家雷雷这么计较呢?

问题分析: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受委屈这样的事情,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虽然还小,但个体情绪已经逐渐丰富,对于这种内心产生的负面反应,会因为无法正确排解而耿耿于怀。家长不应该小看了孩子的委屈感受,它有可能导致冲突、愤怒,甚至成为压抑情绪的导火索,让孩子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噩梦等状态。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委屈其实就是人生挫折中的一种,它的产生让孩子内心受挫,进而无法正常进行平日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心理状态脆弱的孩子,第一次受委屈就显得格外严重。此时,家长的漠视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法接受,显然不是良好的措施。聪明的家长,除了正确面对孩子的委屈之外,还应该懂得帮助孩子消化委屈,进而让孩子学会如何自我排解委屈的感受。这种教育能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受挫后自我心理干预,从而正确面对这再寻常不过的情绪变化。

通常,家长面对孩子的委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正确发泄。何为正确发泄?就是从自我安慰的情绪出发,拥抱孩子,安慰、劝解孩子。如果家长简单粗暴地说:“你为什么不直接把玩具抢回来?”或者让孩子扔东西、发脾气等,这都不是良好的正确发泄行为,它只会让孩子走向偏执,个性当中的包容与大度也难以形成。另外,对委屈感受的讲解也很必要,家长应该将委屈的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认知。只有对事物有所了解,孩子的情绪才会趋于平静与智慧。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其实,孩子自己学会排解委屈,比时时通过家长来干预要理想得多。这种本能可以让孩子受打击能力增强,在未来面对其他挫折的时候,其心理承受力能够得到加强。总之,家长及时、正确的面对孩子情绪的变化,给予良好的处理以及能力培养,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个性健全的教育方法。

建议:

家长要如何让孩子自我排解委屈呢?以下几点可供各位家长参考:

1.教会孩子倾诉问题。

一件事闷在心里时间长了,有时会被遗忘,但有时则会变味。孩子内心相对脆弱,对受委屈这种事也没经验,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则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引导孩子自己讲心里的不满、委屈讲出来,不但能让孩子明白内心感受,还能让孩子在语言、情感上获得良好塑造。家长此时不应该对孩子说:“要学会忍耐,忍一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这种教育虽然看似平和,但只会压抑孩子的内心,时间长了,孩子容易产生不自信、焦虑甚至是紧张等情绪。相反,直接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在“说”的过程中,其情绪就能得到宣泄,心理上的不安也就随之淡化了。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2.引导孩子适当进行发泄。

家长面对孩子因为委屈而产生的坐立不安、郁闷、痛哭等行为,常常只是单薄地劝说,比如对孩子说“没事,没事,不要哭,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这其实是很不好的行为。它会让孩子的压抑越发严重,进而使委屈感膨胀。其实,哭泣有时是很不错的发泄行为,它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可将体内不好的情绪排解掉,进而调整机体的平衡。家长面对孩子哭泣的时候,不妨让他痛快地哭出来。如果孩子不哭,只是情绪不佳,则可以带孩子去户外开阔心情,比如跑步、踢球等。这都可以让孩子内心得到释放,从而排解委屈情绪。当孩子明白了这些发泄的方法之后,心中就会重新建立对委屈情绪的处理方法。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要帮孩子这样排解委屈

3.适当培养孩子转移情绪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人在生理方面得到满足,并感受快乐的时候,可以淡化内心情绪中的不足。这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家长总会想方设法给孩子一些意外的小惊喜,那孩子转而就变得快乐起来。当孩子面对委屈,情绪不佳的时候,家长不妨通过对孩子情绪的转移,让他感受其他事件的快乐,这样孩子就可以轻松将委屈抛于脑后了。在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时候,家长可以试着这样教孩子:“宝宝,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做完之后看看心里会不会舒服一些。”实验证明,很多孩子因为去听了自己喜欢的儿歌,或者看了动漫片,心情变得快乐起来,已经完全将过去的委屈忘记了。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