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

作者:希望课堂 2017-10-31阅读:4185次

前言:

后进生和尖子生,真正的差距,有可能在你

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最应该了解的这5个心理学规律

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

1. 詹森效应 小考都挺好,大考就砸锅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一到赛场就会失利,自己和他人都很失望。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因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现象,平时名列前茅的学生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表现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结果期望值过高,想要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就随之而生。

启示

要教会孩子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学会关注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而不仅仅是看结果如何。

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

2. 德西效应 怎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开心时,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做过一次实验,他随机挑选一些学生解答智力难题。实验的第一阶段,所有学生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奖励组的学生完成一道难题就会得到1美元奖励,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研究员通过观察学生在业余时间是否继续做题,来判断学生对解题的兴趣。结果发现,被奖励的学生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地快,而未被奖励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解题。

启示

不要随便奖励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会让孩子更愿意做一件事,奖励也会浇灭他们对一件事的兴趣。

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

3. 齐加尼克效应 面对压力怎么办?

因压力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期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顺利完成任务。结果发现: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出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启示

孩子完不成作业或完不成学校的任务时,虽然表现得满不在乎或者逃避,其实他们的内心很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指责只会让他们更有压力,更加逃避。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

4. 霍桑效应 被关注的力量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关注或观察时,会刻意改变自己某些言语和行为的效应。

1924年11月,哈佛大学的心理专家在霍桑工厂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选定了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试图通过改善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等因素,找到提高员工效率的方法。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发现在霍桑试验中,当这六名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自己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被关注的。

启示

给予孩子一些权力,比如:学习任务的规划、分担家务、零花钱的管理等等,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自我能力的认可,这份关注能够激发孩子们前进的动力,证明自己是值得被关注的。

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

5. 超限效应 给孩子留点空白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很不耐烦,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最终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启示

孩子考试没考好,有的父母只要一看到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就会跟孩子提起没考好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又来了”,使孩子从最初的内疚不安到后来的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要超过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逆反的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这5个心理,就能看出你家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等生!(太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