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儿童:“活着太累,我想让爸爸妈妈陪我自杀”

作者:首都父母学堂 2017-11-30阅读:1376次

抑郁症儿童:“活着太累,我想让爸爸妈妈陪我自杀”

在某心理诊所,一对父母愁眉苦脸地带着孩子坐在候诊室里。

孩子年纪不大,最多只是上小学的年纪,但是沉默寡言,眉眼间深深的忧愁完全不属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而带到这里的原因简直让我毛骨悚然:这个孩子亲口对医生说:“活着太累,我想让爸爸妈妈陪我自杀。”

而孩子的父母则满心沉痛:“原本乖乖的一个孩子,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心理医生说:

“一开始接诊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因为他们希望将自己好的、成功的一面展示给治疗师。所以作为心理治疗师,我也会喜欢这样努力取悦自己的病人。他们很会镜映,善于反应,简直好极了。”

“但事情不会总这样发展下去,我们都知道,这里是存在问题的,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我们交流顺畅,那就说明问题并没有被解决。这个孩子非常地随和,乖巧,谨遵医嘱。但她会逐渐让我们感到有些厌倦。虽然病人看似认为我所说的一切都改变了她的生活,认为我给她提供了诸多崭新的美妙的想法,但她完全没有改变。”

“她对我的赞赏、钦佩之中有一些假性的东西。我意识到她可能会挑我喜欢的话说,但在她的表达和真实的感觉之间隔着一堵墙。”

“之后的移情反应中,我终于发现,她并不是在把我理想化,而是在我身上重复她生命早期与父母的关系。她实际上并不信任我。其实在通过取悦我、配合我来控制我,让我不至于攻击她,或对她冷漠,或像她小时候父母曾经那样对待她。”

那么,一个完美的“乖乖女”,究竟为什么会抑郁?

一个人容易抑郁的程度,可以说,与其对于命令的服从程度并不呈现简单的正比或者反比趋势。“坏小子”和“乖乖女”同样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而后者的抑郁症更不容易被关注到。

抑郁症的种子大部分是在很小的时候种下的,在孩子的婴儿期,他们刚刚脱离母体,如果没有食物和呵护就会处于死亡的威胁当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

这些原因可能是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

当婴儿被拒绝的时候,起初的反应是生气,而最终会变得抑郁。这样的抑郁会导致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孩子或者极度叛逆,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吸引注意,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或者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

婴儿意识到,如果她想让母亲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冰冰,于是他开始努力取悦母亲,让自己变得可爱。孩子学着做母亲喜欢的事,但取悦母亲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

代价是什么?

这个代价即是,孩子逐渐与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许多这样的人都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

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成绩出众,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他们才能感到高兴。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他们行动的意义只在于操纵或控制母亲。我们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别优秀的孩子身上发现假性自体。

有时家长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很难理解孩子之所以感到如此受伤、愤怒,是因为父母对他们的爱伴随着苛刻的条件。他们也同样很难发现自己的受伤和愤怒,但这些被分裂到意识以外的感受其实一直都存在。

这是因为假性自体的特征就是与自己真实的深层感受失去了联系。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触碰到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让他们持续不断地责备自己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