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国母亲:中美家庭教育大不同 我们到底如何培养孩子?

作者:新东方前途出国 2018-04-02阅读:2191次

提到美国的家庭教育,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几部典型的美剧,比如:《成长的烦恼》《摩登家庭》《我们这一天》,剧中父母与孩子的点点滴滴为我们了解美国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美国文化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在相处上更注重双方的平等;相比于我们眼中的成功,更注重个人兴趣和成长的尊重。那么,现实情况如何呢?一位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妈妈Mei,分享了她对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一些看法。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一直是热门话题,但似乎还缺少有信服力和有深度的思考。Mei嫁给了英国丈夫,一家人生活在纽约。她的儿子出生在美国,平时说英文也会说中文,常吃麦片也会用筷子。

不过当然,文化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和食物上。孩子出生以来的五年里,Mei读了大量的育儿书,但是发现并没有完美父母方程式。在她看来,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有三大点差异。没有谁一定好,互相平衡、取长补短或许是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功课。

美国家长像坚持不懈的啦啦队

中国父母相对缺乏赞扬

Mei每次看到美国家长为他们的孩子呐喊、大叫:“干得好”或是“你棒极了,我如此为你骄傲”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侧目。而中国父母向孩子灌输的更多是谦虚、低调,缺少赞扬。Mei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常对她说:“你要是能更努力,下次就能做得更好。”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子女的方式常让Mei困惑。

直到她读到阿曼达·里普利的《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他们为何会这么聪明?》,书中写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父母和教师开始接受这样的观点——孩子的自信需要在竞争中得到保护。对自信的看重已经成为一个美式现象,还有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家长最好应该去鼓励和赞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天赋。

李开复曾谈到留学给他带来的转变,首先就谈到自信:“美国的教育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特别强的地方,所以它的教育方式就是当你在擅长的地方做得好的时候,给你足够的鼓励,让你能够得到自信。不仅仅是对某一件事情的自信,而是对自己本身的自信,对未来的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鼓励。鼓励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孩子能发挥所长,更重要的是去勇敢尝试那些未知的领域,让他们不畏失败。这种鼓励所带来的肯定感,是孩子的能量源;作为孩子认为最亲近和代表重要权威的人,家长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多次在采访中谈到父亲的“虎爸教育法”,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董卿说在她的记忆里,父亲特别严厉,自己很少有让爸爸满意的时候。但是成名后她也感谢父亲的严苛让自己不断积累。

其实究竟是鼓励还是严苛,其实中间需要一个平衡,但是对于习惯于惩罚、打压甚至会讽刺的中国父母来说,学会鼓励孩子确实应该去有意识地练习。

在美中国母亲:中美家庭教育大不同 我们到底如何培养孩子?

美国父母给孩子更多自主权

中国父母更为主导

让Mei意识到这一点的是来自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教孩子排尿。在中国,这是一件由父母操控的事,他们会吹口哨或是发出嘘声。而Mei发现周围的朋友都喜欢用尿布,“让孩子听他自己的指令”。从更深一点来看,美国人更倾向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天然展现的兴趣,而中国父母更趋向于尽早地训练孩子,让孩子去遵守和适应。

另一位曾在美国生活了16年的华人曾评价道:“我在美国很少听闻因家庭不和而引发的纠纷和案件。究其原因,我觉得这是因为美国人注意保护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生活风格、自由空间,很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家庭成员。”而对于成年子女的生活,这种自我驾驶权就更加明显:有一位美国父亲告诉我:一次,他去看望儿子一家,在那里小住了几日。在那期间,每当遇到儿子与儿媳争吵,他都装作没有听见看见。对于他们管教自己孩子的方式,他也不表态。他说:‘那是我儿子自己的事,我要是贸然参与了,往往会将事情弄糟的。’”

这种界限感和分寸感某种程度来自于美国人对个人主义的信仰,是对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也是对父母本身位置的一种回归。为人父母是引导、教养,但不是替孩子规划好人生,甚至决定他们的爱好和朋友。被控制而缺乏自主性的人生,后果就是精神上无法断奶,无法顺利地成人——他总等待别人替他做决定或是选择。

哈佛大学马尔金公共政策讲席教授伯特·帕特南新作《我们的孩子》中援引道:在绝大多数研究中,我们都能发现为人父母的规范已经表现出了一项普遍的阶级差异——高知父母致力于培养自主、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作出积极向上的选择;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把目光投向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定下的各种规矩。

前不久,美国名校学生、北大毕业生的一封控诉信不禁让人反思中国式的教育方式,“母亲一直倾向把我关在家里,喜欢包办事情”。一次小学时的汇演,老师要求穿短裤,母亲却执意给他穿长裤。结局是被老师批评嫌弃。这个连穿什么衣服都给孩子规定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给予孩子自主选择权,小到穿什么样的衣服,大到选什么样的专业和对象,都是值得中国家长反思的问题。

在美中国母亲:中美家庭教育大不同 我们到底如何培养孩子?

美国父母看重孩子有朋友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成就期待大

在Mei看来,儒家文化强调个体对家庭、社会的重要性,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中国父母更倾向将自己的期望加诸于孩子。几乎每个成长于中国家庭的孩子都听过这句话“我这么做是为你好!”

而有一项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普遍期望就是,希望他们从小时候就会交朋友。Mei在美国父母向孩子传授社交技能方面大开眼界,帮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建立友谊、拓展社交圈。有专家曾证明,社交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童年时期的友谊好处多多。

一位中国资深教育工作者曾到美国帮女儿照看外孙,她也发表了相似的看法: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甚至过高,缺乏对个性的关注和培养。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般比较实际,尊重个性。我以为这是中美家庭教育理念上最大的不同。

中国父母往往更看重孩子成为成功人士;而美国家长接受孩子就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就好。于是我们有“赢在起跑线”、有奥数班的火爆,但人生是一场长跑,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停留在学业,最终追求的也是孩子一生的幸福而不是一时的成功。

哈佛一项跨越76年的研究发现,真正预示了人一生幸福的,不是智商或是财富,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是迈向幸福的重要一步。

在与人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表达能力、分享精神等都能得到锻炼。人是社会的动物,在情绪不佳时,温暖的社会联系是倾诉与释放的渠道。同时,在与人交往中,也难免会遇到碰钉子或是棘手的相处问题,也是对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美国有party聚会文化,在不同社交场合,认识不同的人是他们从小养成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出国留学时想要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社交能力更是不能缺少的一课。

在美中国母亲:中美家庭教育大不同 我们到底如何培养孩子?

教育没有一定之规,而是不同因素的合理调配,要根据孩子本身性格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但是有一点恐怕是肯定的,我们需要放开眼界,不断学习和借鉴,不断调整和改进,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能长远地看待问题。

文章来源:周成刚在路上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