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作者:安住他方 2018-04-06阅读:2982次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这是『安住他方』的第59条原创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 读文必听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今年北方的春季气候比较奇怪,一个月之类让人们体验了四个季节的感觉。与此同时,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遭受着考验。有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是春季高发,相比“抑郁症”来说,还有很多人知之甚少,那就是“双相情感障碍”。

最近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多了这样的情况,身边有朋友也出现这样的症状。如果你身边有亲人朋友也存在这样的状态,请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关怀他们!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1、少有人知的双相障碍

案例一:小A,今年28岁。最近两周有了辞职创业的想法,于是每天从早上忙碌到晚上十二点,从前容易疲乏的她,这样连轴转竟然也不觉得累。周末也给自己安排很多事务,精神振奋,非常焦虑。找工作、面试、参加讲座、不停地写东西、与不同人交谈甚多。一轮结束又赶去下一轮。第二周的时候开始早醒、睡不踏实,即使忙碌一天心里还是亢奋。感觉自己需要阅读更多的内容激发灵感,又一下子买了很多书。

这种状态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困扰,因为行动力和效率超强,身体也不觉得疲惫,看起来倒是件好事,但是要警惕,她似乎进入了“轻躁狂”的心境障碍中。

案例二:一位大姐今年42岁,从前生活比较朴素,三月份开始冲动消费,进商场连买好多衣服、家居用品,回家后不停地打扫家务,把柜子里的衣物都重新清洗一番。又见话多,跟过路的邻居谈笑风生。这种状态下过了一周,突然又开始每天忧伤起来,她的爱人看见她经常坐在家里发呆,或是晚上在房间里痛哭,说一些非常悲观消极又自责的话。

一些有心理卫生常识的朋友可能以为这是抑郁症,但这位大姐去了专科医院诊断是躁郁症。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在全球发病率约为1%-2%,最高可达5%,是排名第六的精神类疾病。

自杀是双相障碍最大的威胁之一。据国外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双相障碍患者中25-50%曾有过自杀行为,而11-19%自杀身亡。

约有37%的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患者平均从首次发病到确诊大概要10年左右。因为绝大多数双相障碍患者首发是抑郁状态,70%的发作时间都表现为抑郁,真正处于躁狂的时间很短。

而且患者如果处在轻躁狂状态下会觉得情绪较高,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就医。而一旦被误诊为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又会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加重病情。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他们的人生呈现"双面性",两种极端的状态交替出现或纠缠在一起,让患者身心俱疲。

2、症状背后的人生瑰宝

这类患者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因为他们尚有自知力,并且没有幻觉。(少部分严重双相障碍者有幻听、幻视。)非但如此,躁郁症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家病”。

刚刚过去的3月30日是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的生日,这天又被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因为梵高死后被诊断出可能患有双相障碍。

梵高创作高峰期正是精神严重失常的时候,其实他贫困潦倒,又跟画家好友高更闹翻,在他到妓院去时,又付不起钱,妓女戏谑对他说把你的耳朵割下来给我,不久梵高真的把自己耳朵割了下来,那幅著名的自画像就是失去耳朵后画的。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丰子恺在《梵高的生活》中感慨说: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比你我的日子更加的难熬,当他的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他甚至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为的只是来制止自己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疯狂,他又是多么悲哀的一个人啊。他铸造了不朽的传奇,却也成就了自己悲剧色彩的一生,同样的,艺术家多是短命鬼,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仅仅活了37岁,或许这就是成为天才的悲哀吧!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比如画家毕加索,作曲家舒曼、大作家巴尔扎克、海明威、伍尔夫,诗人拜伦、雪莱、柯勒律治,政治家丘吉尔等等。

诗人艺术家多受精神疾患困扰但是拒绝治疗,理由是随着症状的消失,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宣告了结。例如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就是在躁狂症发作最厉害的24天内完成了震撼人心的清唱剧《弥塞亚》。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网络节目《奇葩大会》上,一个叫刘可乐的90后女孩,讲述了自己“躁郁症”的经历。刘可乐自己是这样描述的:抑郁的一面是,每天都很想自杀,然后狂躁的时候呢,就会感觉自己站在世界之巅,灵感突发,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苦于思考人生的意义,曾经无法接受“人生本就虚空”这件事情。最终她告诉观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没有意义。就算找出意义又如何呢。这句话帮助她放下对自己的纠缠,接受“存在”的状态。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这些例子让我们看到,躁郁症不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信息,有时候病症也会给人带来艺术的瑰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躁郁症患者可能是一个自我要求高、对世界有敏感觉知的人,是个浪漫主义者,或是有哲学和文艺头脑的人。

某个角度讲,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纷繁美丽。如果你仔细倾听他们在这个时候表达的内心感受,也许你会对这个人肃然起敬——噢!原来这个人有这么高远的理想。噢!原来这个人是这么理解世界的。

你的倾听本身,就是帮助他在混乱的精神大海中找到一块浮木。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3.躁郁症的心理机制

躁郁症和任何一种社会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一样,比如剩女、工作狂、女强人、直男等等,越注重标签本身的内容,就越容易让自己成为这个标签本身。但是人的一生并不能用一个标签概括所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这症状背后想要表达的意义。

英国学派的客体关系学者(Winnicott 1935,Klein 1940,Guntrip 1962)提供了一种理解躁狂状态的方法,了解内在的心智机转如何被用来重组自体和客体经验。自体影像的分裂,牵涉到自体的强壮面以及任何虚弱和依赖的面被经验为完全互相分离的。而相关的投射性认同机转,则牵涉到把被分裂开的残缺感投射到别人身上。个案于是借着满足这些其它人的需求,试图去控制和消灭他自己的依赖需求。这些个案有情感的摆荡,也在理想化和贬抑之间摆荡。

他根据好/坏的划分,把自体世界和客体世界给分裂开来。自体被经验成是被怱略和需要照顾(坏的);客体则被当成是巨大而满有可用的资源(好的)。然后他用所有可用的力气来翻转这个理想化——贬抑的两极。

透过人际间投射认同,他诱发周遭的人产生了无助感。藉由贬抑那些努力要帮助他的人而使自己觉得得到胜利,由此否认自己的渺小和孤独,并把这些感觉转成权威和独立。嫉妒和躁型防卫(manic defense)有关,而躁型防卫是将绝望转成得意洋洋并且不需要任何人帮忙的一种防卫。

双极性疾患的个案,(或更普遍但较不严重的躁型防卫),表现出许多实践期孩童的人际特质。他们否认他们的弱小并建立起一种全能感。他们试图要自己做所有的事,且很难接受帮助。当挫折时,他们就马上发脾气或是恶骂。

《人我之间》格雷戈里.汉默顿

简单来说,躁狂与抑郁的背后,是一个人内心对自我极端化评价的体现。如同它的症状一样,一会儿穿入云霄感觉自己能够做成大事,一会儿跌落泥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基于对自我评价的失整合、不客观性,对人际关系不信任,对依赖纠结与恐惧,呈现为反依赖(躁狂)+忧郁的症状。

他们往往存在依恋纠结或依恋紊乱的问题,与伴侣的关系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对另一半要求细致,一个小小的状况对他们来说都可以被解读为对自己的不关心、不爱护。

因此而想要摆脱与对方的亲密关系,但实际上内心又非常渴望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无条件的爱。对于爱人一会儿近、一会儿远,一会儿非常需要,一会儿非常排斥。

令人感觉无力,想要离开他。但如果伴侣真的这么做,便会加重他们对人际的不信任感。以此循环往复。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如果阅读本篇文章的你存在这样的人格特质,除了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以外,你还需要辅助心理治疗。

在中长程的治疗中,咨询师会帮助你不断澄清内心世界的两极化,整合自体感受;帮助你接受和直面曾经的那种无助感,并且敢于将这种无助依赖于特定的人或信仰上边。

辅助你整合这种极端化感受,减小在躁狂与抑郁之间的摆荡幅度。追溯这种不安感的来源事件,释放当时事件中卡住的情绪感受,以逐渐调整极端的认知。

4、病人的朋友和家属应该怎么做?

我相信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大致了解这个疾病。如果你身边有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该怎么帮助他呢?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图:电影《一念无明》里男主人公(余文乐饰演)躁郁症恢复出院后,照顾同是严重躁郁症的母亲)

1、告诉他:你现在的状态是生病了,就像腿疼缺钙需要吃钙片,也许你的大脑中某种物质有点缺少了,致使你很多时候无法控制情绪。你需要找精神科医生去吃药调整一下。(理论上严格来说不是这样,但是这样解释会让病人比较好接受。)

2、如果病人正在躁狂/轻躁狂/焦虑状态下,询问他近期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抓住问题重点来倾听和理解他的忧虑,试图从现实层面帮他理清思路或者尝试分析、建议。(只是简单的分析和建议,让病人感受到你希望帮他分担一下,就好。而不要过多插手他的想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3、帮助他创造一个轻松的生活氛围。可能是减少压力源(高压工作、人际关系的张力、分手后的孤独感),可能是增加平静又温馨的环境。都可以帮助他在两极中找到一个平衡。

4、更多的睡眠、静养,建议他同时进行专业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或是找到一份信仰会对他有益处。比如在基督信仰里,学会把自己生命的主权交给爱世人的上帝。减少了过高的自我控制,无力和挫折就会少的多。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最后,祝愿在春天里理想复活的人们,能够将未来交给上帝,将自己交给自己,不偏左,不偏右。

以海子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作为文章结束。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1989.3.14.凌晨3点--4点

【本文章内容不作为诊断依据,

具体情况必须由精神科医生诊断】

-The End-

作者简介:安之,独立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专栏作者,心理讲师,催眠治疗师,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研究生。7G关爱热线心理辅导员。

春天,焦躁和抑郁一起复活丨解读双相障碍的表象与心理机制

没被世俗同化的,

愿意思考更多的。

都会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