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古人艾灸这五大经验施灸,不怕艾灸没效果

作者:灸脉通 2017-10-04阅读:1341次

艾灸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艾灸的不断发展(古代大多为悬灸,现代大多温灸),虽然艾灸的形式有变,但实质效果还是一样存在的。照着古人艾灸的这五大经验施灸,相信一定能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照着古人艾灸这五大经验施灸,不怕艾灸没效果

1.艾灸火气要足

真气是人生存,强健的根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内的阳气,生命之火。心为五脏之首、五行属火,所以心火被誉为君火;命门之火即藏匿在肾中的元阳,被称为相火。而人的经脉运行,气血畅通等够离不开此两火。这两火阳气帮助身体抵御外邪,抵御风寒防感冒等。否则,人容易生病,精神无力,气血停滞。

艾灸是被认为最温补的,灸性属火、温热补阳,经过穴位传输能量至五脏六腑,活血行气,令人阳气十足,身体强壮,远离疾病。艾灸火气足才会出现灸感。

照着古人艾灸这五大经验施灸,不怕艾灸没效果

2.多灸背,少灸胸膈

《医学入门》中提出:肌肉偏薄的地方,骨骼上面,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地方,最好不要直接灸。也就是说头部、面部、胸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

而人体背属阳,阳气在背部汇集,接助督脉向上升,督脉为阳气之总督,我们用艾灸背部,补充阳气,促进阳气的升发,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符合道的法则,舒服又不上火。多灸背部可祛病缓疾、延年益寿。

3.先阳后阴,先左后右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的原则。中国古代民以耕种为主,脸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部归之于阴,在阴阳学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阳。综合这些,艾灸顺序为先阳后阴,先左后右。

4.文火为补,武火为泄

根据灸疗的温度不一样,可分为文火和武火,文火一般指温灸,而武火则是猛火灸,大艾柱悬灸或温度高的器灸。温灸可以温阳补虚,武火灸至微烫,则为泄法,能驱寒散结。所以艾灸一开始要灸透,温补散结。

照着古人艾灸这五大经验施灸,不怕艾灸没效果

5.午时艾灸疗效高

在《内经·灵柩》中记载:早晨人的精气开始生发,病易入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战胜病邪。所以一天中艾灸最佳时间在上午11点至下午13点前后。

欲了解更多灸脉通艾灸,敬请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