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后出汗,是现代人泄热、排寒湿的好方法

作者:艾匠 2017-07-04阅读:2391次

在艾火的作用下,热力会使熏烤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会加速,所以皮肤会出现潮红。如果潮红中夹杂着浅白色、红色的斑点,说明经脉不通,气血运行比较弱。可以加强此部位经络的疏通,每次做艾灸前用刮痧板疏通相对应的经络,然后再进行艾灸,直到白点消失,温热感不断增加。潮红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

另外,如果用灸盒或者灸筒艾灸穴位,皮肤潮红会伴有水气,摸起来感觉非常湿润,说明艾灸的量足够了。

一般艾灸后潮红与汗出会同时出现。出汗是人体代谢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排毒、降体温、排寒湿。

灸后出汗,是现代人泄热、排寒湿的好方法

艾灸出汗对现代人是再好不过的养生方法了,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喜欢居住在空调房中,造成的结果就是人体自我调节的功能闲置,该出汗的时候不能出汗,甚至还会直接吹冷气直接导致寒气闭塞在体内,阳气受损不说,疾病丛生。

另外,现代人吃的化学物质比较多,比如说人工添加剂、抗生素、药品残留等都会无形中损害自己的阳气。通过出汗可以促进毒素排除,同时可以扩张周围血管起到发散体温的作用,还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加强代谢,帮助人体排除滞留在身体内多余的水分。

导致艾灸后出汗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只要稍稍一热就出汗,身体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反应。这种情况不用担心,艾灸的过程中适当饮用温开水,及时补充体液。

有一个患者有阴阳两虚症状,容易腰痛,平时太忙,没有办法坚持来艾灸馆调理。我告诉他最好早晨灸,但因为白天没有时间艾灸,所以只能晚上灸,每次灸的时间也比较长,一个多小时,他本来就阴虚,所以,麻烦出来了,不仅每次艾灸都有会嗓子痛,而且会出一身大汗,第二天感觉非常虚。立即找我问原因,我告诉他人一旦虚了就容易出汗,他现在的症状是典型的上火下寒体质。

艾灸后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出汗的部位也不同,有的人是胸前出汗,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有些人阳虚的比较严重,刚施灸的前些天很少出汗,之后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毒素排出的路径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会从最虚弱的地方排出来。

艾灸后出的汗也分两种,有些人艾灸后排出的汗是粘粘的,这种人湿气比较重,而有些人出的汗液就像水汽,或者摸起来是凉凉的,这种情况一般都说明寒气大。如果是发烧或者上火,出汗是非常好的泄热途径。

也有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比如说有的人喜欢盖上艾绒被或者一灸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出汗基本都是因为温度太高,捂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每次艾灸的时候,只需要调好室温,保证不着凉,适当盖好就可以。

灸后出汗,是现代人泄热、排寒湿的好方法

那怎么看待和解决艾灸后出汗的问题呢?

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

一般人刚开始艾灸可能不会出汗,大约10~30天这个阶段容易出汗的人是比较多的。这和正气需要循序渐进恢复有重要的关系,此时可以加强对足阳明胃经的按摩和刮痧,同时继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增强转化气血的能力。培补正气,增强排除外邪的能力。

首先,要尽量避免前面所说的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比如说艾灸量过大,盖得太多。

其次,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

最后,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艾灸出汗确实是泄热、排寒湿的好方法,但且不可太过。因为中医讲“血汗同源”,汗液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所转化的。古代人比武,输赢的标准是先出汗的那个人就输了。出汗过多,人体容易造成津液亏损,比如肺结核、阴虚患者经常会有盗汗、自汗症状,而这类人多有虚症,常常引发很多慢性疾病。

特别是年龄大,而且伴有阴虚严重的人,就更容易出汗,所以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配好穴位。

另外,在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汗比较多,除了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摄。最好宁心静气,这样人体消耗的能量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