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套针疗法的特点

作者:套针疗法速治疼痛 2018-04-23阅读:2188次

全国报名学习、针具购买电话/微信:18513556678

一、套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套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腕踝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源于传统(《黄帝内经》的浮刺法)而不拘泥于传统,不完全依赖传统针灸理论“皮部”、“经筋”以外的经络理论, “阿是穴”以外的腧穴理论, “浮刺”、“沿皮刺”、“摇针法”、 “青龙摆尾”、“苍龟探穴”以外的针刺方法和补泻手法的支撑和指导。

二、套针疗法的针具结构和功能

(一)多功能套针的结构多功能套针是复式结构,专利号: ZL201520515183.0,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如图 2-2-1)

图 2-2-1多功能套针结构图

1、钝头实芯针芯:是多功能套针的核心部分。针尖按毫针的国际标准呈松针形,由抽拉座、钝头实芯钢针组成。钝头实芯钢针由医用不锈钢材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柔性。钝头实芯针芯是套针区别于别的针具的一大特色。在做弧形摇摆手法时,可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软组织的损伤,患者基本没有疼痛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在进针前需要将钝头针芯退入锐头空芯针体内 3~5mm,使锐头针尖外露。从而避免使用钝头针芯直接刺皮肤,使病人产生疼痛感,影响进针效果。

图 2-2-2

图 2-2-3

2、锐头空芯针体: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三刀切”,针尖呈斜坡形,穿刺力强,便于进针。该部分能使套针锐利达到足够的刚性以快速进入皮肤。其空芯结构恰好使钝头实芯针芯穿入,形成“钝头”针尖。

图 2-2-4

3、软套管及软管座:是多功能套针的主要结构,起关键作用。软套管套在空心针上,比空心针头短 1~2mm。 “米粒”大小的软管座也是套针的一大特色,在留置过程中,病人无异物感。贴上专用防水胶贴(如图 2-2-6),外形基本无凸起,患者易于接受。软管座是套针的附属结构,为防止软管脱落进入皮下,软胶管与软管座之间有金属卡箍装置,起到固定软管与软管座的作用。籍此可以固定留置于皮下。

图 2-2-5

图 2-2-6

3、锥状体中空针座:针座采用锥状体中空导入结构,可以使钝头实心针芯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更高效率的插入锐头空芯针体内,避免了“认绣花针眼式”的插入。另外锥状体中空针座的外缘,有两道识别楞。其作用在于识别针尖斜面(因套针在进针时需要针尖斜面朝上),有两道楞的面所对应的针尖,就是针尖斜面部位。即把摸到识别楞的一面朝上,针尖斜面即朝上。提高了进针效率,省时省力,可谓医务工作者的福音。

图 2-2-7

图 2-2-8

4、笔杆式保护套管:由上护帽和下护套两部分组成。 “笔杆式”全方位保护包装提供全方位的针具保护。易于医者携带,避免了碰撞、挤压,针体与外包装接触而产生的针体损伤。加之上护帽和下护套之间的产品标签密封,有利于保持无菌状态,套针有保护套管。使用后的针具可放入笔杆式保护套,避免使用过的针具误伤使用者,而且便于医疗废弃处理安全。

图 2-2-10

(二)多功能套针的规格多功能套针,是具有“多功能性的一次性使用皮下套管针灸针”简称,原有大、中、小规格型号,现型号有 0.8x22mm、0.8x25mm、0.8x30mm、0.8x37mm、1.0x22mm、1.0x25mm、 1.0x30mm, 1.0x37mm; 1.2x25mm、 1.2x30mm、 1.2x45mm等多种规格。最常用的是 1.0x25mm、 1.0x37mm。

(三)多功能套针的多功能性介绍

1、套针疗法、皮下留管:

传统套针疗法操作方法,参照此书。

2、套针通的操作:原多功能套针弧形摇摆操作 2分钟 200次左右,现弧形摇摆操作 20秒后,抽出钝头实心针芯。连接套针通 3分钟减胀、减压、解痉挛,可达到通经络、通气血的作用,以代替传统手工套针弧形摇摆操作,解放了双手,并且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图 2-2-11

3、电套针的操作:电套针集现代电子技术与传统经络理论于一体,具有经皮电刺激、电针治疗及探穴等作用。

一般操作方法:套针操作完毕,在金属针芯上端处,夹持导电夹,借助电针仪增加套针疗效,达到稳固及远期疗效。

4、腕踝针用: 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 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 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痛症及脏腑疾患。一般操作方法:明确病变部位,确定进针点和针刺方向。常规消毒后,用 1.0*25mm套针,抽拉钝头针芯 3-5mm,使针芯退入尖头针体内,令针尖露出。用三指持针柄,针体与皮肤呈 30°角,使针尖快速通过皮肤。针尖通过皮肤后,即将针放平,这时针尖会将皮针挑起的 0.2mm大小的皮丘,将针体贴近皮肤表面,循纵的直线方向沿皮下经络进针,针刺进皮下的长度一般为 25mm,要求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弧形摇摆 20秒后连接套针通 3分钟,操作后把针体及针芯拔出,使软管留在皮下组织的浅层,可留 24~48小时。慢性病或疼痛较重时,可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一般病例隔日 1次,10天为一疗程,急性病例每日针 1次。

5、埋线针用: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 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从针体前端针尖处导入(注意线体一定要完全置入针内,不可暴露在针尖外面) ,后接针芯,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体,将羊肠线埋填在相应穴位的肌肉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6、注入药物操作:依据具体需要,采用多功能套针的软管和医用 7号针头注射器,注入所需药物,如当归注射液、维生素 B1、维生素 B2注射液、风湿宁注射液、骨肽注射液、黄瑞香注射液。可根据病情组合注射,注射量 2-3ml左右。 7、刺血操作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的目的。它是一种有效治疗的方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刺血方法主要有络刺、赞刺及豹文刺法,后世又有发展。现代临床刺血,都应在常规消毒后进行,手法宜轻、浅、快、准,深度以 0.1~0.2寸为宜。一般出血量以数滴至数毫升为宜,但也有多至 30~60毫升者。现代刺血操作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点刺法、叩刺法、散刺法、挑刺法、割点法、针罐法、火针法等。具体操作方法,不再一一详解。

详情请加微信:1851355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