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前,六件事先发生!中医看问题,总要领先一步

作者:精诚名医汇 2018-02-21阅读:2337次

本文理论依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那天为你说上一病,乃是中风。

关于中风,我们人人都怕。所以,中风之前所出现的信号,也就极其被人重视。随着近些年的科普宣教,有很多中风前的先兆,已经为人所熟知了。比如短暂出现的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灵、眼前视力模糊等等。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被称作“小中风”。

但是,我们说,如果要真正地彻底预防中风,靠上述这些信号是远远不够,或者说是为时已晚了的。

为什么呢?——中风已经出现了“小发作”,说明病势已兵临城下,怎能与防患于未然而相提并论呢?

所以,我们今天这篇文说,想要用更加超前的眼光,将中风发作前最先出现,或者说最早露出的端倪,说与看官。这就是下面六件事——

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眠健忘、五心烦热(手脚心加上心口窝)、腰膝酸软、手脚麻木震颤。这六件事,只要同时发生了其中的三到四件,就说明已经具备了中风的发作基础,发病端倪已现。

为什么说上述六件事是中风的最早端倪?因为我们着眼的是中医理论中,中风一病的病因病机——肝肾阴亏、风阳内动。实际上,用中医理论来解读中风病因病机,还有很多类型,比如肝阳暴张、寒痰阻痹、痰火搏结、元真失守、脉络空虚、气虚血瘀等等。就现实生活来看,这肝肾亏虚风阳内动,可以说患者最多,现实意义最大。因此我们单独与您解说。

什么是肝肾阴亏、风阳内动所导致中风呢?这类的人,要么是酒色过度,要么是饮食不节,要么是房劳日久,要么久病失养,总之因为各种因由,导致真阴耗伤,水不涵木,使得肝失所养,然后相火妄动。在这个时候,如果赶上情绪刺激、气候影响等因素,就会让风火顿生,夹杂揉结,火随风动,旋而向上,从而经络阻痹、气血横逆、神明被扰,于是就发生中风。主要表现,就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严重的则瞬间倒地,神志不清而抽搐。

那么,这样的中风,为什么会以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手脚麻木震颤为先觉之症呢?因为这些,都是肝肾阴亏所导致的常见现象。肾精亏虚,不能濡养耳窍,所以耳鸣。肾精不能濡养髓海,所以眩晕健忘。肝阴虚,肝开窍于目,所以这类人视物昏花。阴虚生内热,扰动心神,所以失眠烦热。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所以手足麻痹震颤。肾精不足,腰为肾之府,所以会腰酸腿软。

因此,我们说,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手脚麻木震颤六件事,组成一组症候,是中风发生前的最初征兆之一。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对问题的看法,它更超前、更有预见性。

那么,一旦发生了此类症候,我们又该如何调治呢?就治疗而言,中医内科一般推崇镇肝熄风汤加减。此方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所提出,是治疗中风的一大法门。之前本订阅号也详细介绍过。此方的组成为怀牛膝30克,生赭石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此方可以滋阴潜阳、镇肝息风。个中精义,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因为,治疗中风不是重点。我们要说的,是如何预防。下面这些办法,对于改善肝肾阴亏的局面,大有帮助。只有真正着眼于改善肝肾阴亏,才能称得上对中风的早期预防。

1,天冬30克,枸杞子15克,粳米90克。天冬、枸杞子用温开水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加水煎取浓汁备用。粳米清洗干净,下入锅内,加入天冬和枸杞汁,放在火上煮成粥即可。
2,鳖一只,猪脊髓200克,生姜、葱、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将鳖清洗干净。猪脊髓洗净。鳖肉下锅,加生姜、葱、胡椒面,用大火烧沸之后,再换小火将肉煮熟,然后放入猪脊髓煮熟,加味精调味即可。
3,女贞子15克,黑芝麻10克,桑葚10克、草决明10克、泽泻9克,红糖适量。将女贞子、黑芝麻、桑葚、决明子、泽泻分别去杂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药汤加入红糖即可服用。

上述这些,均属食疗之法,有利于滋补肝肾之阴,对肝肾阴亏、精血不足者有好处。适量服用,可预防肝肾阴虚所致的中风。

全文完。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