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研究(上)

作者:消银之家 2017-07-05阅读:443次

银屑病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研究(上)

摘 要:目的:分析银屑病的中医证候要素,总结辨证论治经验。方法:选取94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编制证候要素调查表,全身症状采用中医诊断辨证内容,辨证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每次1剂,早晚分复,饭后半小时口服,根据患者意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或)阿维 A 治疗,出现较大面积银屑病者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最少8周。结果:频数前10位全身症状为苔薄、黄苔、无汗、畏寒、急躁易怒、苔腻、苍白、喜热饮、乏力、滑苔;出现例次超过10次以上的全身证候药物类型,从高到低分别为气虚、阳虚、气郁、血瘀、湿热、寒湿、血热;第8周, PASI 、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稳定时低于第8周,不同时间段皮损积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经治疗,痊愈2例(2.13% ),显效32例( 34.04% )、有效35例( 37.02% )、无效27例( 28.72% )。结论:银屑病中医证候以内虚、气郁为主,兼血热、湿热、寒湿、血瘀等证,中医辨证采用方剂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肯定,但痊愈率低。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证候;辨证论治

银屑病为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炎症、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性为主要病理表现,我国平均发病率为0.1% ~0.3% ,处于低发地区,但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银屑病可导致皮肤外观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中医药为临床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尚无规范的方法可遵循。本研究试观察银屑病的中医证候特征,总结辨证论治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50例,年龄6~82岁,平均年龄( 33.4±14.2)岁。其中,有皮肤病患者34例,包括银屑病、湿疹、荨麻疹,有家族病史4例。有诱发因素64例:感冒18例、咽喉不适8例、饮食原因7例、情绪原因7例、其他24例。加重缓解因素:夏季大量出汗、长时间受阳光照射31例,情绪、用药等原因加重31例。

1.2纳入标准

① 临床确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排除红皮型银屑病等特殊类型银屑病,中医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西医参照《临床皮

肤病学》(第3版)诊断[2];

② 临床资料完整者;

③ 知情同意者。

1.3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编制证候要素调查表,全身症状采用中医诊断辨证内容,以问诊、舌诊、脉诊为主,包括寒热、出汗、口味、二便、睡眠等。辨证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血热证患者采用凉血解毒汤治疗,方剂组成为:土茯苓30g ,生槐花、生地黄各15g ,紫草、白鲜皮、赤芍各10g,草河车等9g ;血燥证,采用养血解毒汤,方剂组成为:丹参、当归、生地黄、玄参、鸡血藤各15g ,土茯苓30g ,麦冬10g ;血瘀证,给予活血解毒方,方剂组成为:白花蛇舌草、鸡血藤各30g ,莪术、鬼箭羽、红花、桃仁各10g ,丹参15g。所有药物均经药房煎煮袋装,每袋200mg ,每次1剂,早晚分复,饭后半小时口服。同时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或)阿维A治疗,对于较大面积的银屑病患者联合中药组方熏洗,主要药物为白芷、防风、雄黄、羊蹄根、黄连等;辨证用方:红肿痛明显者可联合斑鳌,皮肤红热者加黄连、苦参,瘙痒者加防风等,疱疹形成、感染较深者加轻粉。治疗最少8周。

1.4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第4周、第8周患者的鳞屑、浸润、红斑、皮损面积积分及疗效稳定时间。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临床疗效。

1.5统计学处理

以WPS excel表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