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身痛证十法探析

作者:岐黄民间传承 2017-07-06阅读:3975次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11期

作者 /沈柯苏靖赵鸣芳

沈柯:南京中医药大学

苏靖:成都中医药大学

赵鸣芳: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辑 /无双 ⊙校对 /钱秀华

I导读:身痛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记载,探其病机为邪气阻滞,不通则痛或气血阴阳虚损,不荣则痛。其治法大致可归纳以下十法:发汗散寒止痛法、益气养营止痛法、温阳利水散寒止痛法、祛风湿止痛法、解表利水止痛法、和解肌表止痛法、温中补虚止痛法、解毒散瘀止痛法、益卫固表除湿止痛法、解暑除湿止痛法。

身痛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描述,如“身疼”、“身痛“、“身疼痛”、“身体痛”、“身体(骨节)疼烦”、“一身尽痛不可转侧”、“腰背疼痛”、“身重而疼痛”、“四肢酸疼”、“身疼重”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身痛证之法,立法详备,组方严谨,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指导价值。本文就仲景治身痛证之法,梳理如下。

1发汗散寒止痛法

此法主要用于风寒表实证身痛的治法。适用于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兼见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代表方如:麻黄汤、大青龙汤。

《伤寒论》第 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该条文论述了太阳伤寒表实证所导致的“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的治法。对于身痛证的解释,柯韵伯认为:“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对此卫郁营滞之证,当发汗散寒以止痛,仲景以麻黄汤治之。其中用麻黄发汗,解卫气之郁,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加强发汗解表散风寒之力,使身痛之证得解。又如《伤寒论》第 38条,大青龙汤证之“身疼痛”亦属于此法的运用:“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证之“身疼痛”的病机与麻黄汤证相同,惟其不同在于大青龙汤证之肌腠郁闭较甚,且兼有里热。诚如尤在泾所云“……阳气既实,表不得通,闭热在经,则脉紧身痛,不汗出而烦躁也……”故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重麻黄的用量治其表闭,更加石膏以清里之郁热。表闭除,里热清,则身痛除。对于该法的禁忌症如《伤寒论》第 50条所述:“脉浮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

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故身疼痛而“荣气不足,尺中迟”者当禁用此法。此外对于疮家而身疼痛者亦不适宜此法。

2、益气养营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发汗后,气营两虚身疼痛的治法。代表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伤寒论》第 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盖发汗后,若表证已解,身疼痛当愈,若身疼痛不减,脉亦不浮,反见沉迟,沉迟为里虚,可见此身疼痛已不是卫闭营郁,而是营血虚而筋脉失养,不荣则痛所致。如成无己所说:“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又如发汗散寒止痛法之禁忌症:“荣气不足”证,即《伤寒论》第 50条“脉浮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与第 62条新加汤证实属类似,故亦可应用此法之桂枝新加汤治之。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用桂枝汤加重芍药、生姜以养营通阳,更加人参益气阴以养血,身疼痛自当愈。

3、温阳利水散寒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少阴阳虚寒盛、水湿凝滞所致的“身体痛”、“骨节痛”、“四肢沉重疼痛”证。代表方:真武汤、附子汤、四逆汤等。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证之身痛,乃少阴阳虚,水气寒湿凝滞,不通则痛,其证还见手足寒、脉沉等。诚如钱天来云:“……此以脉沉而手足寒,则知寒邪过盛,阳气不流,营阴滞涩,故身体骨节皆痛耳。且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不能充实于四肢,所以手足寒,此皆沉脉之见证也,故谓之少阴病,而以附子汤主之,以温补其虚寒也。”该方重用附子(二枚),目的在于温补元阳以散寒邪,伍以参、术、苓、芍,不但能温阳胜寒,且能逐水镇痛。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证之四肢沉重疼痛乃是由于肾阳虚衰,水寒之气外攻于表所致,故取真武汤温阳祛寒以散水气。此外对于阳气外亡,阴寒内盛,阳气不能充达于四肢而痛者,宜四逆汤回阳救逆驱寒,阳回寒去则疼痛自止。

4、祛风湿止痛法

1、祛风除湿止痛法本法适用于风湿俱盛所致的周身疼痛。代表方如麻杏苡甘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其中麻杏苡甘汤用于风湿并重,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之证。故用麻黄疏风散邪,除湿温经;杏仁宣肺卫之表,充卫通阳;苡仁除湿祛风,兼能运脾化湿;甘草和诸药。四药合用有除风、祛湿、解表、通阳的作用。而三附子汤用于治疗风湿俱盛,兼表(里)阳虚之证。若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之风湿俱盛,表阳已虚之证,用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除湿;大便硬者,则用白术附子汤以祛风湿止痛兼通便;若见“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之风湿俱盛,而表里阳气皆虚之证,则用甘草附子汤,除祛风除湿之外,又兼温助表里之阳,从而达到止痛之效果。

2、发汗散寒除湿止痛法本法适用于寒湿俱盛所致的“身疼烦“证。代表方如麻黄加术汤。

寒湿相合,侵袭肌表,阳被湿遏,气血运行不畅身烦疼者,宜麻黄加术汤发其汗。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过汗,术得麻黄能行表里之湿,是寒湿之邪微汗而解,身痛自除。

3、祛风除湿滋阴清热止痛法此法适用于风寒湿日久化热所致的“肢节疼痛“证。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该方为麻黄汤、桂枝汤、甘草附子汤化裁而来。方中麻黄、桂枝、防风温经散寒湿于表;芍药、知母滋阴清热,和阴行痹于里;白术、附子助阳除湿于内;甘草、大枣调和脾胃于中。诸药共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滋阴清热。

5、解表利水止痛法

此法用于治疗霍乱之表里同病身疼痛。代表方:五苓散。

《伤寒论》第 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霍乱吐泻多由于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所致。像这种既有吐利,又有头痛发热,身体疼痛,表里同病之证治法当先辨别表里症轻重。若吐利兼见身疼痛表证,口渴小便不利,偏于表证者,用五苓散分利兼解表,身痛自可除。

6、和解肌表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营卫不和,邪阻肌表之身痛证。代表方:桂枝汤。

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诸证中虽无身疼痛一证,但在其他条文中却有描述,如《伤寒论》第 91条之“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痛疼,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表宜桂枝汤”;第 372条之“下利腹胀满身体痛疼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第 387条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从上述条文来看,身疼痛证亦属桂枝汤证之一。因此对于营卫不和之表虚证,由于邪阻肌表,经脉凝滞不通者,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祛邪而止痛。

7、温中补虚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虚劳气血阴阳不足, 肌肉失养之“四肢酸疼“证。代表方: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虚劳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因脾主肌肉、四肢,小建中汤通过温补中焦脾胃,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肌肉关节得以濡养,故而四肢酸疼尽除。

8、解毒散瘀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疫毒蕴于血脉之“阴毒”身痛如被杖证。代表方: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阴毒之谓病,面目清,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阴”,是指疫毒在阴分而言。疫毒在阴分,则见面目暗青之阴证,故谓之阴毒。所谓“毒”者,邪气蕴郁不解之意也。“身痛如被杖”,实乃邪气蕴结血脉不通所致,故宜散邪解毒、活血祛瘀为治。该方重用升麻,借其升散之力以达透邪解毒之功,故《本经》谓其“主解百毒”;鳖甲既可行血散瘀,又可领诸药入阴分以搜毒;当归活血;甘草解毒。诸药并用以达到解毒散瘀止痛之目的。

9、益卫固表除湿止痛法

本法用于表气虚兼水湿内郁肌肉所致的“身疼重“之证。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黄芪益卫实表,且与桂枝、生姜配伍,则有化气行水之力。诸药合用可除肌肉间水湿,卫表固,身疼重自可止。

10、解暑除湿止痛法

本法适用于太阳中暍,暑湿阻滞之“身热疼重”之证。代表方:一物瓜蒂汤。

《金匮要略》痉湿暍篇:“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饮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因暑湿之邪阻于皮肤肌肉,气血不通,故身热疼重。瓜蒂性苦寒,善去周身四肢水湿,水湿去而暑邪无所依,身热疼重自解。此为治中暑兼湿之身疼痛之法。

此外还有如柴胡桂枝汤、乌头桂枝汤等其他有关身疼痛证治,亦属于上述十法的范畴,兹不赘述。

结语

综上,仲景对身痛证的治法,大体上为以上十法。这些治法,多从身痛证的病因病机着手,体现了张仲景治病求本的思想。身痛证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感风寒湿暑邪,阻滞筋脉肌肉骨节,不通则痛;内伤阴阳气血津液虚损,不荣则痛。其病性亦有寒、热、虚、实及虚实夹杂之分。因此在临证中,只要详加辨证,合理地选用相应的治法和经方,身痛证治疗起来应该不是难事。【岐黄民间传承(qhmjcc)编校发表,运营人号:lianshangpuying】

I 来源出处:本文摘自《江苏中医药》2014年总第 46卷第 3 期。

I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