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湿气重”是怎么回事?湿气重要不要除?越早知道越好!

作者:养生攀登 2017-08-03阅读:4447次

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气重就是因为我们日常慢慢淤积而成的;就会出现瘀血堵塞的现象。

在中医眼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把淤积的血疏通,体内的供血正常,各个器官也正常运行,湿毒、湿气重的现象也就会慢慢消失,人也会越来越健康。

是什么因素导致湿的存在?

1、吃太多过腻、过凉的食物,特别是在夏天消化能力相对比较弱,消化不了就会堆积成湿;

2、没胃口,吃一点就腻,这样也会很容易有湿气;

3、环境和季节的影响,常居在潮湿的地方湿气就很普遍,在夏天,吃的不注意,还有生活习惯不当就会形成湿气重。

自我诊断自身体内有没有湿气的存在:

1、看感觉

起床时候感觉有没有还是特别困,全身乏力,头发昏,浑身不清爽,起不来的感觉?

2、看舌头

起床后刷牙的之前照一下镜子,伸出舌头看一下舌苔有没有很白厚或者发黄,舌边有没有锯齿?“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最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

3、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观察一下马桶,便便有没有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纸巾,一般都是两张纸巾就够,如果三五张纸巾还擦不干净的话也就说明体内有湿了。

湿和淤的两者关系

湿、淤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

《医贯》中对湿和淤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湿、淤在形成过程中都与气滞有关,气滞则水湿停,湿热堆积,最终会导致血淤。排淤首先需要排湿。

人体三大排湿口,拍一拍把湿气排散

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也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

操作方法:不忙的时候可以多揉足三里,一天要大概10分钟左右。

承山穴

承山穴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穴一段时间后,你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

肘窝

如果你觉得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咯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10分钟左右,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坚持每周排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淤毒。

只需喝一喝,把湿气逼出来

食疗祛湿:薏米红豆粥

薏米,又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的薏米,如云南的曲靖薏米,贵州的兴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产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别名玉芦、玉珠珠,脱壳后称薏米,是仙游县著名的土特产,早在宋代就大面积栽培,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明代更是贵为朝廷贡品。

在中国众多的薏米中,当年皇帝偏偏只选择了产自一个小村子的薏米作为朝廷的贡品。足以说明它的营养价值之高。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薏米正是采集于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国家唯一确认的粮药兼用的薏米。也是目前唯一有国家地理保护标识的薏米。

薏米红豆粥的做法:

做法:首先准备好薏米50克、红豆50克、芡实10克、枸杞5克。将薏米、红豆洗净后,用热水泡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将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转小火大概2小时左右,煮好之后加入冰糖即可。

在金沙村当地有句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在众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颗粒最小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薏米的颗粒而小,药用价值也就越高。

薏米排骨汤

材料:排骨1斤,薏米20克。酒酿,盐,白糖。

做法:薏米淘洗干净浸泡1小时左右,排骨加水煮开后稍煮几分钟。用温水冲洗干净,加温水和姜片煮开。加酒酿后转小火炖1小时左右。加入浸泡过的薏米和盐再炖半个小时左右,至薏米软烂。出锅前可以调入一些糖提鲜即可食用。

结语:

你知道怎么祛湿了没?

你体内有没有湿气的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