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猩红热很多家长们都会为之担心,其实猩红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由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民间称为“烂喉痧”。那么对于家长们来说怎样预防猩红热侵袭自己的小孩就尤为的重要,当然如果患了猩红热应该如何治疗呢?小编这里就带大家全面的了解下!
什么是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如何预防?1.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猩红热流行期间,对可疑猩红热、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均应隔离治疗;对于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治疗,直至培养转阴,以控制传染源。
2.对与猩红热患者密切接触着,应严密观察,检疫7~12日,有条件可做咽试培养,或预防性给予青霉素。
3.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
猩红热的常见表现1、主要表现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大多数患者症状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的损害,极少数引起死亡。
2、传播途径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部分可通过接触皮肤伤口或产道等处传播。
3、高风险人群2-10岁儿童。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中招”?猩红热起病的初始阶段,表现为发烧、喉咙痛等,很容易与感冒混淆。但其实,看看有没有出红疹,就能识别是否猩红热。
猩红热发病最初,通常出现发烧和喉咙痛,偶尔会有头痛、呕吐和腹痛;第2~3天,患者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从颈部扩散至躯干和四肢,特别是腋窝、肘部和腹股沟;第3~5天或一周内红疹消退,指尖、脚趾和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会有脱屑。
此外,猩红热发病,孩子的舌头表面可出现草莓般(呈红色和凹凸)的外观,又被称为“草莓舌”。如果猩红热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者因患者的个人体质,就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甚至可损害心脏。
预防猩红热,家长这样做1、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
2、时刻保持双手清洁。当双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
3、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弃置口鼻分泌物;
4、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5、保持空气流通;
6、及患上猩红热的儿童应避免上学或返回幼儿中心,直至退烧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时后。
猩红热应该如何治疗?1.隔离患者
隔离患者6日以上,直至咽试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并发症时,可解除隔离。对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2.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年长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3.抗生素疗法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4.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对并发的中耳炎、鼻窦炎、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
猩红热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就在上文中已经跟大家说明了,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日常的一些预防措施,这样才能给你们的宝宝一个健康茁壮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