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父母在准备宝宝出生用品时,会纠结是否要带奶粉,担心万一妈妈没奶或奶水不够宝宝吃怎么办?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过虑了。
乳房不是水龙头,乳汁也不是水龙头里的水,你一打开它就会来。人类泌乳是在产后几天随着孕酮水平下降而缓慢发生的,是随着宝宝的吸吮而不断增加的,大多数母亲是在产后40-72小时产奶明显增多,也就是“下奶”了。因此,多数母亲产后2-3天,乳汁分泌都少的,这是共性的正常情况,而非“个人问题”。让我们来普及几个常识后,希望能够解答准父母的疑问。
产后2-3天,妈妈乳汁为什么少?
如图1所示,妈妈在分娩后2-3天,乳汁才开始大量合成,这需要孕酮撤退到一定浓度,乳汁合成抑制解除。孕期孕酮主要由胎盘分泌,孕酮撤退到抑制解除的浓度一般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3天。孕酮撤退的同时,也触发乳腺分泌细胞旁路途径关闭,乳汁成分开始发生改变,从初乳转变为过渡乳,进一步发展为成熟乳。所以,产后2-3天内,宝宝吸吮的是孕中期就开始在乳房内合成的初乳,量虽少但弥足珍贵。由于乳腺细胞旁路开放,初乳成分最接近母体的血浆。初乳含有更为丰富的免疫球蛋白sIgA、乳铁蛋白、白细胞等抗感染和免疫物质构建新生儿抗感染防线;初乳所具有的生长因子促进新生儿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成熟,防止外来物质侵入和食物过敏,为之后的高负荷运作做好准备。虽然之后过渡乳和成熟乳的一些活性物质有所下降,但一直持续存在,这是配方奶所没有的。
图1(Breastfeeding: A Guide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 2016, 88)
第二天宝宝哭吵,是吃不饱吗?
少量的初乳适合新生儿的胃容量变化,每日8-12次的按需喂养,足以预防健康足月新生儿低血糖,给母婴双方学习喂养的机会。新生儿出生时自带口粮,也就是在子宫内吞入的与母乳成分相似的羊水,所以饥饿感并不强烈。第一天新生儿由于出生过程也很辛苦,出生后在肾上腺素作用下维持2个小时清醒后,便进入“嗜睡”状态,哭吵少,如果大人对婴儿饥饿暗示不敏感,加上妈妈分娩的疲劳,通常喂养次数会偏少。第二天,随着婴儿胃内羊水排空,由于饥饿感和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新生儿表现为“高需求”的哭吵宝宝,这时需要妈妈和婴儿肌肤接触,不受限制的按需哺乳。但妈妈还未“下奶”加上和第一天不一样表现的哭吵宝宝,就会被误认为妈妈奶水不够,成了添加配方奶的高发期。而添加配方奶会降低婴儿的喂养频率,因此降低吸吮刺激母亲乳房的频率,妈妈奶量会降低,之后的下奶时乳房水肿发生率也高。如果再使用奶瓶喂养,那乳头混淆会很大程度上挑战妈妈的母乳喂养信心。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母乳不够吗?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因为生理性利尿、细胞外液排出以适应宫外生存和胎粪排出。一项对超过16万例健康母乳喂养的研究表明,给予理想纯母乳喂养支持的新生儿,在产后2-3天正常的平均体重下降为5.5%,恢复到出生体重的平均时间在8.3天,97.5%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1天恢复出生体重。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新生儿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是体重下降不超过10%,在第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在住院期间,如果婴儿出生体重下降超过7%,便纳入严密观察和随访的重点对象,其中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含接问题或喂养次数不够导致,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技术支持解决。儿科医生也会对婴儿进行评估,对有指征者会开医嘱给予补充喂养。因此,添加配方奶是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评估后,由医生说了算,不可自行添加。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促进成功母乳喂养“新十五条”,其中第七条明确指出“除有医学指征外,应劝阻母亲不要给婴儿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或液体”。知道这些后,相信准父母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分割线————
本文已设“原创”,可以转发,不允许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