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天前,也就是3月15日,司法部特批“千里转监”服刑人员郭某顺利在成都完成了对患病儿子小郭的骨髓移植。40多天过去了,小郭现在身体怎样,服刑人员郭某的改造情况又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关注下整件事情始末。
“40多天过去了,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情况都非常好,移植供体嵌合率检测结果为99%,急性排异高峰期已经平安度过,只要没有排异和感染,再等七八天就可以出院了,出院后要每周随诊……”在血液科无菌舱小郭的病房外,主治医生欣喜地向我们介绍道。
医生介绍,生物对非己的物质会产生排斥性的抗体,即排异现象。骨髓移植需供者和受者的各项生物指标必须极其接近,微小的差别都有可能在移植后产生排异现象。较轻的排异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严重的排异往往危及生命。骨髓移植后根据个体差异,会有排异情况。急性排异一般是在100天以内发生,30--40天内是排异的高峰期,40--100天排异的概率要低很多。白血病治疗最困难的就是有一定的复发性,1年之内是复发的高峰。越往后,复发的概率会越低,5年内没有复发,才算真正的成功。
小郭的移植供体嵌合度检测达99%,病毒检测也是阴性,可以说前期治疗非常成功,但其出院后只能在家调养,为了避免感染不能到人多的地方,他暂时也不能回学校读书了。
期盼小郭顺利度过这五年。
踏实改造 争取早日回家“来到崇州监狱后,监狱的民警特别关心和关照我,说多少遍感谢都不够”。郭某感恩地对民警说。
郭某刚到崇州监狱时,情绪很低落,担心着儿子,也有满满的负罪感。他经常傻傻的望着窗外发呆,或者偷偷翻看孩子和家人的照片。监区民警时常找他聊天,给他讲白血病治愈的成功案例,增强他对骨髓移植成功的信念。
骨髓移植后,监区民警随时告诉他孩子的最新情况,渐渐地,郭某脸上的笑容多了,并主动找民警交心谈心,按时给家里拨打亲情电话,积极参加监区的义务劳动,勇敢站上讲台分享自己“千里转监”的亲身体会......郭某已经融入到和其他服刑人员的改造中去了
“我对不起孩子,几乎缺席了他的整个成长过程。很庆幸移植成功了,但后期的康复还很漫长,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做什么都愿意”。
“感谢监狱的好政策,感谢各种好心人的帮助,我一定会在监狱好好改造,争取尽快刑满出狱,好好照顾他,弥补这么多年对他们母子落下的亏欠。”
知道孩子现在的身体情况,郭某有点激动。
做饭送饭 陪着孩子一起战斗带着郭某的问候,我们来到成都总医院看望了小郭和他的母亲。为了方便照顾孩子的生活,小郭母亲在成都总医院对面租了一间房,窄小的房间内摆满了儿子的营养品、送餐盒。
“这个房间没有厨房,你怎么给孩子弄吃的?”拉开窗帘,小郭妈妈对我们说:“房间没有厨房,多次与房东协调,允许我在房间窗户的铁栏杆上放两台电磁炉,我一边用来专门消毒餐盒,另一边用来煮餐,就是电费高得可怕。”
“孩子昨天说想吃鸡腿,我已经准备好放在高压锅里面了。3:30开始煮,4:30就能送到医院。等医生消毒处理,5:30左右孩子就能吃上了”。小郭母亲看了看墙上的钟告诉我们,白血病患者的饮食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对消毒除菌的要求特别的严,尽管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儿子的一日三餐操劳着。“每当看着孩子吃下我准备的食物,我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医院血液病区,绝望和希望随时随地可见。当谈起小郭第一阶段的治疗已经成功时,她喜极而泣,泪水夺眶而出,近一年心力憔悴的煎熬,终于得到老天的垂怜!
离开时,我们把郭某在监狱积极的改造表现告诉小郭母亲时,她连声说道:感谢四川省监狱管理局,感谢崇州监狱为我们全家人做的一切努力。谢谢监狱民警的关心和支持,感谢你们对他的教育,希望他能好好改造早日回家,我们一起照顾儿子!
千里转监 顺利完成骨髓移植2018年1月12日,司法部微信刊出题为《17年未见的儿子需要他的骨髓救命!“千里调犯”又一次在监狱系统上演》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经司法部特批,本该在甘肃兰州监狱完成剩余的3年多刑期,但得到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的特批,郭某提前回到家乡,在四川省崇州监狱服刑,以方便骨髓移植,挽救自己身患白血病的儿子小郭。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准备工作,2018年3月15日,郭某和儿子在成都总医院顺利完成了骨髓移植。
后记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维护一方稳定。四川监狱“千里转监”行动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体现了监狱“生命至上”的社会责任,更是落实治本安全观的生动实践。刑罚执行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治本安全观,使服刑人员经过教育、感化和挽救,最终顺利回归社会,家庭团结,社会和谐。
“千里转监”行动中,崇州监狱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对小郭骨髓移植的相关工作,把急事办好,把难事办好,一方面促进郭某的积极改造,感恩回归,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另一方面希望让更多的人理解监狱落实治本安全观的初衷和努力,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携起手来,为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
(来源: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办公室、崇州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