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城雨水断断续续,闷热潮湿的空气让人时常感到浑身不自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段时间像是征途上无法绕过的“暗黑森林”,随时随地都危机重重。 急诊科骆医师表示,闷热天气对心脑血管病人的健康非常不利,这段时间,医院急诊接连收治多名突发心梗的中老年人,小暑将至,接下来我们将正式迎接酷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倍加小心,防范疾病突然发作。
68岁阮大伯,自以为身体“杠杠滴”,没想到游了300米之后……
躺在病床上的阮大伯回忆起几天前的惊险一幕仍有些后怕。“身体一直很好,没想到自己竟有心脏病。”
68岁的阮大伯平时身体不错,但最近老是觉得胸闷,经常叹气,很多时候需要叹很长一段时间的气才觉得舒服,偶尔还会感到手脚发麻,心脏跳得很厉害。6月底的一个晚上,他和几个老战友一起去泳池游泳,游了大概300米,突然感到了一阵强烈的胸痛,家人赶紧把他送到浙江医院,经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他的心脏3条大血管有两条已经堵死了,情况十分凶险,医生立刻施行紧急手术打通血管。幸亏家人送来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骆医生提醒,游泳锻炼对肌肉、关节、心脏和肺都有好处,但也会造成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升高,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上,导致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引发心梗及猝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游泳前,应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要有充分认识。若是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最好避免游泳。
51岁季女士,菜场逛到大汗淋漓,这条命真是空调给的吗?
今年刚退休的季女士体形偏胖,年轻时候血压就偏高。前几天一早,她先送孙女去了幼儿园,接着跑了趟菜场买了点菜,回到家已是满头大汗,急忙打开空调,没多久,就觉得头晕不止,摔倒在地……幸好家人将她及时送医,医生诊断为急性心梗,经过抢救,终于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最近天气高温闷热,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频发。长时间待在冷空调房内,一旦外出,温差变化较大,就可能诱发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据不完全统计,近日浙江医院急诊量已上升10%。其中抢救的危重病人中,心脑“罢工”者占1/3。
骆医生介绍,老年患者由于全身血管弹性差,对血压等调节能力下降,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冷热温差大极易引起血压反常的波动,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均可使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人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发生。活动量减少或长时间卧床的病人,血液粘稠使狭窄的动脉管腔血液流动受限,甚至会完全堵塞,导致心脑的血液供应量减少或停止,出现一系列症状,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肢体偏瘫中风等症状,甚至可发生心跳停止而猝死。骆立新建议,夏季高温时,千万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也不要满头大汗对着空调猛吹。
劳逸结合 抽湿防潮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别忘按时服药
骆医生强调,炎热夏季,心脑血管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防患于未然。当疾病突然发作时,要及时采取自我急救措施。
此外,还应注意劳逸结合,白天应有意识地放缓工作和生活节奏,晚上尽量不要熬夜,要时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室内的空气湿度较高,可采取一定的抽湿防潮措施。老年人要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既要防暑热,也要避免受凉,尤其不要淋雨。适当的锻炼对心脏的健康有益,但是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段时间,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打太极拳、慢跑等强度相对不高的有氧运动。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一定要遵从医嘱,坚持用药。冠心病人无论在哪里,都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保心丸等急救药物。”骆医生说,当病人感觉出现胸闷、胸痛、手足乏力等异样时,应该立即放下手头的活转而休息,并尽快服用药物。如果服药数分钟后仍未缓解,心梗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赴医院救治。要知道,大脑对缺血的耐受时间仅4到6分钟,如心脏停跳,每延迟抢救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到10%。
在接下去的炎炎夏季,心脑血管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盐少油,但要避免无盐饮食。夏天出汗多,易出现电解质失衡,应注意适时补充一定盐分。如果病人的家庭条件许可,可在家中配备制氧机,多吸氧气,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避免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