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科院团队利用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取得初步疗效”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陈小平团队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一起研究的疟原虫治疗晚期肺癌,取得一定成效。据陈小平教授介绍,在研究中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启动抗肿瘤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显着延长肺癌、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陈小平教授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于2016年开展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试验。在研究中用于治疗癌症的疟原虫叫间日疟原虫,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疟原虫。
同时,还使用青蒿素把疟原虫血症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研究表明,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到2例效果明显,其中1例转移病灶消失,肺部原发病灶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
患者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经肉眼观察该肿块失去了恶性肿瘤的外表特征,与小鼠模型研究观察到的情况相似。经病理检查发现被切除的肿瘤组织内有异常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一般肺癌组织有很大的区别,说明疟原虫感染诱发的抗癌免疫反应发生在肿瘤组织内部。
目前该患者常先生体内已经无肿瘤病灶,据医生预估,常先生有60%或以上的概率已经被治愈,但需要观察5年才能最后证明是否已经被治愈。
钟南山院士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透露,这段时间已经接到了很多患者对于疟原虫治疗晚期肿瘤的咨询,也有很多晚期的肺癌患者想参与到这个临床研究中。
钟院士表示,“这个研究还属于初级阶段,要广泛地应用起来还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及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持。
另外,由于疟原虫的治疗是通过人体发热,启动全身免疫系统来进行,体温需要严格控制,一旦掌握不好,对人体还是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