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三甲医院科主任的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绝对不是药物

作者:三甲传真 2018-04-23阅读:3841次

导读

华益慰 (1933年-2006年)原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主任、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许多人最大的失误是身体坏了,不用原材料来修理,不用营养素来修理,而只要靠药物来修理。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这样修不合理,效果不好,是不可能成功的。现代医学违背这个基本规律,导致很多病治不好!现代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

01 一个接一个手术,令他痛苦不堪

“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临终前,名医华益慰留下了无比沉痛的话语。这也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警示。

华益慰是新中国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也是退休后每年还要做100多台手术的老医生。周围人对他的回忆:天亮为病人查体前,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可能地少暴露病人的身体;手术前,他总是在电梯口等候病人,让患者在麻醉前看到医生。

医生如何面对死亡?他们也是病人,但出于职业习惯,他们可能仍然在思考关于疾病的问题。

华益慰的临终感悟,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现代医学有限的事实。如果能治愈,那就努力去治愈我的患者;如果治愈不了,那就尽力缓解病情、减轻他们的痛苦;如果什么都不能做,那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已经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尽力帮助他们了!比如华大夫,他让人肃然起敬。

2005年7月25日,手术室与往常一样安静。行医56年的华益慰细心地做完一例甲状腺肿物清除手术。患者杨华老人得救了,华益慰却病倒了。杨华哪里知道,73岁的华主任此时已是胃癌晚期,是在带病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也是华主任做的最后一例手术。

“告诉那位预约的患者,十分抱歉,我不能为他做手术了。”行医几十年从未失约的华益慰在病榻上让同事向患者表达他的内疚。

华益慰从2005年7月因胃癌住院到2006年8月12日去世,前后1年多的时间:2005年8月接受全胃切除手术——接受化疗——出现肠梗阻,并于2006年1月份接受肠梗阻手术——手术失败,吻合口瘘造成严重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去世。整个过程令他痛苦不堪。

那段时间,华益慰的饭量突然减少,消化也不太好,就去进行检查。拿到检查结果,华益慰马上诊断自己患了胃癌。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居然已经到了癌症晚期,华益慰只好接常规处理,做了全胃切除。

但是术后,华益慰返流特别严重,食道总是烧得疼,嗓子经常被呛得发炎,连耳咽管也被刺激得很疼。人只能半卧,根本不能平躺。

全胃切除的痛苦还没有结束,下一个痛苦接踵而来。为了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华益慰接受了腹腔热化疗,一周化疗两次,一个月内共做8次。

“都不敢想像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化疗期间,华益慰呕吐得特别厉害,无法进食,只能靠鼻饲管点营养液。他和家人都认为这是化疗的反应,扛过去就可以恢复进食了。

“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第一次手术后体重还维持得不错。如果不做化疗,慢慢恢复饮食,也许能恢复得好一些。是化疗把他彻底搞垮了。”老伴张燕容说。

▲老伴张燕容照料病中的华益慰

谁都没有想到,更大的痛苦正悄然走近华益慰。化疗结束两三周后,华益慰仍旧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胃肠造影发现,已发生了回肠末段肠梗阻!随着肠梗阻日渐加重,后来连一点大便都没有了,腹胀、呕吐严重,不仅没能恢复饮食,连鼻饲营养液都进不去了。在疾病折磨下,华益慰更加衰弱,出现了心功能不全、全身水肿、肝、肾功能均不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进行以解除肠梗阻为目的的第二次手术。然而手术后,肠吻合口漏了,肠液、粪便、血液流入腹腔,造成严重感染,肠道已不可能恢复了。这时即使没有癌症,人都很难活下去了。

第二次手术失败后,华益慰的身体彻底衰竭。医院为他安排了特护组,华益慰由ICU病房转回到肝胆外科。他对战友们说“我的病已无力回天了,不要再使用那些昂贵的药品,做昂贵的检查了,只要能让我稍稍减轻痛楚就好,为国家省一点吧。”这是一生没有给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的华益慰提出的最后请求。

当时,经过三次手术的华益慰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有静脉输液的管子——由于他不能吃任何食物,因而全靠各种营养液支持着;气管切开导管,用以帮助呼吸;从鼻子进入的是肠胃减压管,管子很细,要随时看着防止被堵塞;腹腔有两条管子,用于引流腹腔内的血液、粪便以及肠道其他分泌物,每根管子都由两根管子套在一起,要防止发生错位使管内液体外流时引起感染;还有导尿管……

此外,由于手术后肛门有分泌物,因而尿垫需两小时换一次。而护理中最为关键的还是随时吸痰。由于此时华益慰已无力咳嗽,需要外力帮助将气管中痰液及时吸出,几分钟就要吸一次,否则一旦被痰液窒息立刻就有生命危险。

之后气管被切开后,吸痰的工作就更重了,有时睡觉时痰液也会不停地往外涌,需要不停地用纸巾擦试。生命的最后几天,华益慰曾不止一次地对给他输液、输血浆的医生说:“别输了,别再浪费了。”也不止一次地对老伴张燕容说:“我不想再撑下去了,我受不了了!”

02 推己及人,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

从前给别的胃癌病人治疗时,华益慰也采用全胃切除手术,但是自从他自己接受了全胃切除手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之时,开始了对胃癌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刻反思。

当时,病房里住着一位胃病患者,华益慰对他的病情十分关注,有一天特意找到战友于聪慧说:“聪慧,对这个病人的治疗要好好斟酌一下,全胃切除带来的不光是吃饭的问题,还有术后返流的问题……做全胃切除,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以后做胃切除时,能不全切就不要全切。”

于聪慧清楚地记得,华益慰特意用两手比划着说:“哪怕留一点点胃,就比全切强,病人就没有那么痛苦。”通常,医生首要考虑的是将肿瘤切除干净。比如,肿瘤有3厘米,手术时常要将肿瘤以外3—5厘米的组织全部切掉,这样才不易复发。医生只关心手术做得是否成功,有无并发症,并不知道病人的感受。而病人通常不懂医学,甚至认为反应是正常的,就应该这样。

03 “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

而华益慰由一名医生转化为病人,使他从病人的角度对这一医学问题有了全新的理解:作为一名医生,在生活质量和疾病之间进行取舍时,主要看哪一方给病人的益处更大。如果胃全切除后活一年半,但病人要在痛苦中度过;胃不全切除能活一年,但病人可以活得快乐和充实,那么这时他宁可选择后者。

于聪慧说:“那时,华主任常常语气沉重地对我说:‘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

“后来,我们接受了华主任的建议,在为以后的胃癌病人治疗时,改进了手术的方法:能不全切的尽量不全切;必须全切除的,也改进了术式,想办法将胆汁和肠液引流掉,使其减少向上返流,并想办法用肠子成形后代胃,使食物仍可以像在胃中一样停留一下,这样病人就舒服多了。”

04 健康提醒:营养是怎样调理疾病的

01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

那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一个健康的人7—10天不吃任何食物,你说会发生什么事情?不容置疑,这个人肯定会死掉。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东西除了空气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食物里面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间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

02 药物控制疾病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身患疾病的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乙肝、脂肪肝、甲亢、关节炎、胃炎、严重失眠、癌症等,面对这一大堆常见慢性病,通过药物可以将疾病治愈?其实药物顶多就是将慢性病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算不错了。

03 营养修复细胞

而真正能让自己康复的绝对不是药物,因为药物的成分不是细胞修复所需要的成分。而一旦给足时间,给足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这些人体构成所需要的材料,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的过程。因为所有人身上的细胞在经过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大部分细胞组织都会被更新90%,产生新的组织。

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在180天更换一次;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遍。只要营养充足,受损的器官通过细胞的不断“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经过一段时间,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就会被“软性置换”,产生出“新”的组织与器官。很多很多的疾病,都有机会彻底康复。就这么简单?你也许不信,但千真万确!

许多人最大的失误是身体坏了,不用原材料来修理,不用营养素来修理,而只要靠药物来修理。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这样修不合理,效果不好,是不可能成功的。现代医学违背这个基本规律,导致很多病治不好!现代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

比如慢性胃炎就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胃炎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胃药不能纠正多系统功能紊乱,所以胃病用胃药很难治愈。而补充足量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发挥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一般两三周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长什么样,身体自己最清楚,记在组织细胞的基因(DNA)上,身体有修复损伤的能力,但前提是您给它提供优质原料、优质营养素。比如外伤导致肝脏破裂,经过及时手术,补充足量的营养素,按照肝脏的基因密码,一般1-2个月就可以合成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肝脏;手破了,营养充足时一周就长好了;骨折了,对好位三个月就可长好。

如果体内营养素不足,您的细胞、血液、血管就不可能健康,您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循环系统都会相继出现异常,您的每一个脏器都会受损,您就会因此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营养素可以预防疾病,营养素可以治愈疾病。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也是健康的支柱。

来源网络,若涉侵权,联系删除

联系人:bjyyyy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