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身上某些部位的“痣”,能带来好运和福气;也有人把痣当成一种装饰,塑造甜美、神秘的妆容。
3月的一场时装秀,范冰冰再次以“点痣妆”吸睛。
在面部点一颗恰到好处的假痣,确实能提升颜值;而有些天生的“痣”,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今天熊小知就为你揭秘一颗痣背后的健康秘密。
痣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
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几个痣。从医学角度看,“痣”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分为很多种,比如色素痣、结缔组织痣、皮脂腺痣等。我们常说的“黑痣”、“痦子”,其实是“色素痣”。
色素痣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天生的,随身体发育逐渐变大。
另一种学龄期后才逐渐出现,数量因人而异,直径一般不超过6毫米。色素痣大部分都是这种,小于2厘米为小痣,大于2厘米是大痣。
色素痣的“成长”历程
- 第一阶段:交界痣 后天性的色素痣一开始是平的,呈黑色,这个阶段的色素痣称为交界痣。
- 第二阶段:复合痣 随着年龄的增长,痣慢慢鼓起来,呈黑色或淡褐色,这时称为复合痣。
- 第三阶段:皮内痣 到了三四十岁时,痣呈半球形隆起在皮肤表面,颜色不一定是黑的,有的可能和皮肤颜色差不多,中央可能有一根或几根毛发,则为皮内痣。
这个演变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生下来就是皮内痣,常见于眉毛内侧。
除了常见的色素痣,手背上可能长灰蓝色或青黑色的“蓝痣”,眼睛周围可能长颜色发青的太田痣(面部褐青色痣)。
有些孩子生下来屁股上就有发青的一块,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去,这种叫做蒙古斑。
最容易癌变的3种痣
虽然大多色素痣不影响健康,但也不排除极少数恶变的情况。以下3种情况色素痣恶变的概率较大,要特别重视。
1
经常被摩擦的痣
鼻腔、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外阴、肛门、生殖器等特殊部位的色素痣,由于经常摩擦易发生恶变。
2
经常被暴晒的痣
长在头、颈部的痣,因长期遭受阳光暴晒,也可能发生病变。
3
先天性巨大的痣
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巨大痣,直径在6毫米以上者,发生恶变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
是痣还是癌,4步鉴别出来
虽然大多数痣是“良性皮肤肿瘤”,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但少数色素痣有恶变成黑色素瘤的可能。
与其他皮肤癌相比,黑色素瘤属比较“恶”的一种,病情发展迅速、易转移,死亡率较高。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了“ABCD”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方法,分别从不对称性、边缘、颜色、直径来鉴别普通黑痣与恶性黑色素瘤。
不对称性(asymmetry):
通过目测,将“痣”从中央一分为二,良性痣两边对称。恶性黑色素瘤形状不规则、不对称。
边缘(border):
普通痣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晰。恶性黑色素瘤边缘多参差不齐,呈锯齿样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颜色(color):
普通痣颜色多为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色。恶性黑色素瘤常有多种颜色,如果几个月内颜色突然加深、变黑、变蓝或变淡,就应高度怀疑是恶性黑色素瘤。
直径(diameter):
普通痣一般直径小于5毫米,恶性黑色素瘤直径则大多超过5毫米。
此外,还可以从“痣”的变化判断:
- 普通痣常年不发生变化,无不适感觉。
- 恶性黑色素瘤则常在短期内增大,周围皮肤出现出血、溃疡、瘙痒,破溃之后很难愈合,有溃疡或结痂等表现,周围还会出现许多新的小肿物。
如果你“目测”自己可能有黑色素瘤,最好到皮肤专科进行的病理切片,然后再决定是否手术切除。
学会与身上的痣和平共处
黑色素瘤的发病原因与紫外线照射、过度日晒、结构不良痣恶变、遗传、外伤、内分泌异常、化学致癌物及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减退等有关。
除了避开上述致病原因,你还可以这样跟“痣”和平共处。
点痣前,先验明的“身份”
“点痣”通常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对于黑色素瘤来说,这非常危险的操作,可能刺激其恶变。所以点痣前一定要先确定“身份”,再选择祛痣方法。
- 痣:确认不是黑色素瘤,而确实是“痣”,可以选择“点”掉。
- 黑色素瘤:对于早期黑色素瘤,国际上推荐的是完整切除,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后再进行扩大切除和辅助治疗。
母痣,大多是安全的
有点人认为,一个痣的周围频繁长痣,这个痣就是“母痣”,应该点掉。
其实这一说法并不科学,有新的色素痣发生是很正常的现象,除特殊部位的色素痣外,多数是安全的,一般不必治疗。
除非周围几毫米内密集地“长出”小痣,甚至溃疡出血,才需要做病理检查。
痣上的毛,你不要惹
有的人认为“痣上长毛肯定不好”,应该削平或拔除,这是一种错误观念。
皮肤上本来就有毛囊,痣细胞下面的毛囊往往相对较大,长出的毛也会长点、硬点,这是正常现象。
修剪痣上的毛发时不宜太短,更不要直接拔掉,以免刺激毛囊,引发感染。
最后,熊小知还要提醒你,有些人会在网上购买药水,自己“点”痣。这种看似物美价廉的办法,其实是用化学药剂腐蚀色素痣。点深了容易出现瘢痕,可能“毁容”;点浅了不能完全去除病变,造成色素痣复发,容易恶变。
“祛痣”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实是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手术”虽然听起来可怕,其实疤痕很小,且会慢慢淡化。▲
本期编辑:张杰 美编:靳丰华
致读者
每周日与你见面的熊小知,2018年又多了一种与你“相遇”的方式——
经增补知识点、重新绘制漫画后,满载页的图文科普书《熊小知说健康:医点就通》正式出版了。
生动的医学科普×漫画配图×指导详解,长按二维码,把这本会卖萌的医学科普书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