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胸科医院首席专家廖美琳教授研究肺癌已有四十多年,是我国肺癌治疗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上世纪70年代,治疗肿瘤的方法很有限,廖教授有时只能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鼓励患者。“那时候我的心情常常很低落,因为有的病人在我这里看了没多久,就再也不出现了。”
如今,83岁的廖教授依然坚持为病人看病,她说:“现在我们治疗肺癌再也不是一筹莫展了,多了许多有用的武器,肺癌≠死亡。” 行医40多年,她有三句话要送给肺癌患者和家属:
1、“不要乱”“家里一旦有人得了肺癌,家属往往比患者本人还紧张,到处打听关于治疗的信息,而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又是五花八门,误区很多”。廖美琳坦言,四处打听到的杂乱信息往往会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比如有的病人根本不适合吃靶向药,但听说某位朋友吃了这种药有用,就一定要求医生开。其实,靶向药物只适合于体内存在相关基因阳性的患者,一定要先做基因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那吃了才会起效,否则非但没有好处,还会有害。
也有患者恰恰相反,一听说要用靶向药,就担心这是晚期患者吃的药,一旦耐药了就无药可医。其实,耐药并不可怕,医生有很多处理方法,而且靶向药物也在不断更新,耐药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此外还要树立正确认识:癌症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切不可乱信街头广告、“抗癌神药”等。
2、“不要怕”“现在治疗肺癌的武器有很多,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还有免疫治疗等。只要合理使用这些武器,规范化治疗,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廖美琳说,即使到了晚期也不要绝望,过去大家都认为肺癌患者大多存活时间不长,但现在抗癌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患者并不鲜见。
“我建议大家,就像看待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看待肿瘤。从战术上要重视,心理上要藐视,千万不要害怕,害怕就是对肿瘤投降。”廖美琳认为,对医生来说,也要学会让病人宽心,只有这样,医患之间才能互相配合,共同战胜疾病。
3、不要太把自己当病人”很多肿瘤病人得病后,就觉得自己被全社会抛弃了,自己是别人眼中的异类。这种心态对康复很不利。有的家庭对病人尤其是康复期的病人会过分关注,这看似是在照顾病人,其实会让病人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还有的病人盲目进补,天天吃各种杂乱的补品,这都是过分紧张的表现。
不把自己当病人,才能更好的化解问题的根源;
不把自己当病人,才不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不把自己当病人,才能够客观的看待生活中的波折;
不把自己当病人,才能更好的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不把自己当病人是一种观念,但只有当自己的生活像正常人一样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正常人一样,才会从内心真正把自己当正常人,也自然不会再把自己当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