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肝脏“堡垒”防卫战

作者:肝胆相照 2017-07-24阅读:3697次

在人体系统中,肝脏如同一座多功能的“堡垒”:集解毒、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免疫等于一身,在人体正常运转中占据重要地位。离开这座“堡垒”,人将难以生存。然而,如同其他人体器官一样,这座多功能“堡垒”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威胁,被“攻击”,甚至面临被“攻陷”的风险。肝炎就是给肝脏带来最多困扰的“坏分子”。肝脏一旦被这个“坏分子”入侵,就面临着功能受限的威胁,更有甚者,这个“坏分子”会发展成为肝癌,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肝炎“入侵”,是不是一定会导致癌变?肝炎患者又应该如何“攻防”,保护肝脏“堡垒”的正常运转。

首先要说明的是,肝炎虽然并不是导致肝脏癌变的直接“元凶”,但是肝炎、或者是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会让肝脏成为一座“危城”,稍有不慎就会被癌细胞“攻陷”。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具有乙肝或丙肝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肝癌的发病率远比其他人群高。在诸多临床病史资料中,也会发现很多肝癌患者的病史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轨迹,也就是说肝炎的持续感染,会极大提高罹患肝癌的风险。

就像堡垒中出现了一些形色可疑的“破坏者”,如果不及时加以干涉,这些“破坏者”的势力将越来越壮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形成与正常肝脏“分庭抗礼”的局势,还会导致整座“堡垒”被攻陷,引起“堡垒”的正常功能丧失。

目前,肝癌已经成为我国的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肝癌患者的死亡率更是高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上海地区,原发性肝癌占据男性恶性肿瘤发病排行的第3位,在女性中位列第7位。

所以,为了防止肝脏“堡垒”被“破坏者”攻陷,首先应当防微杜渐,在形色可疑的“破坏者”——肝炎出现之前,将其扼杀,以免其形成自己的“势力”。

应当注意的是,“破坏者”的形成并非天然。外界病毒、细菌等因素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肝脏损害,进而导致肝炎的发生。我们常见的肝炎大多是由甲型、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为防止这些“破坏者”形成,首要的原则是控制传染源。例如,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带者一旦被确诊,应当及时隔离避免与健康人群接触,并接受治疗;肝炎患者使用的个人用品都应当仔细消毒并避免他人接触。目前,最为广泛的控制肝炎传染源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肝炎抗体,一旦肝炎病毒入侵,人体的自我免疫系统就会被激活,并将其杀灭;其次,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生活卫生,避免酗酒、寄生虫感染等,降低肝炎发生的风险。

如果已经是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肝炎与肝癌并不等同。我们建议肝炎患者应当积极接受治疗,避免向肝硬化发展;而肝硬化患者也应当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免肝脏功能进一步受损。

很多时候,当肝脏“堡垒”被癌细胞“攻陷”,其“多功能”将不能正常运转,如发生黄疸、厌食等症状,晚期的肝癌还会出现右上腹的疼痛。但等到这些症状出现,病情大多已经进展到中晚期了。因此,对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肝癌高危人群,应当及时参加肝癌的早期筛查,每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捕捉癌细胞“入侵”迹象。

目前,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主要筛查手段。AFP是肝癌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液中,AFP的水平会显著提高,在AFP水平检查中,肝癌阳性率可以达到90%。但是,临床上还有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表现正常,所以还需要配合其他方式进行检查。例如腹部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规的超声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肝脏内部的可疑病变,并观测肝脏内是否有其他转移灶。

当确诊为肝癌时,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手段,也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肝切除术直接将肝脏的“沦陷区”切除并保留足够的功能肝组织,保证“堡垒”的功能受到最少的影响;或者通过肝移植术“更换”一个新的“堡垒”,从而实现有效的治疗。也可以通过局部消融的手段,通过医学影像的引导,将消融针插入病灶部位,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

肝癌的治疗手段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患者适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规范的多学科治疗中,往往是“多兵种”联合作战,外科、内科、病理、影像、介入等多个学科强强联合,为肝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作战计划”,选择出最适合的治疗手段。已经罹患肝癌的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本文转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