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实践表明,适当的运动对控制高血压症状非常有效,且运动降压不受年龄影响。专家同时指出,盲目高强度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一定就有好处,反而可能带来危险,如何选择并合理安排科学的运动,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
运动对调整和改善有关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有关血管的阻力和血粘度,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也很有效,可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进行运动要遵循以下原则:
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类型很重要低强度有氧运动非常适合高血压病人为,如步行、水中步行、社交舞、医疗体操、太极拳;要小心中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球类、登山、爬楼梯、举哑铃;高强度运动要一律避免,如长短跑比赛、足球、拔河、拳击、摔跤等等。
步行。
适合所有患者。从每分钟80步开始,每次持续10分钟,循序渐进,逐渐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如感体力有余,可适当延长距离或加快步速,时间增加到半小时,甚至逐步延长到1小时,中途也可用走、慢跑交替进行,步行之后以自感舒适无头晕疲劳症状为宜。
气功。
推荐放松功,也可选用站桩功、强壮功和动功等,练功时的要点为“松”、“静”、“降”,配合意念和简单的动作。意念的部位宜低,可意守丹田、涌泉穴等;呼吸要选用顺呼吸法,要适当延长呼气时间,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动作宜采用幅度较大、有张有弛的上下肢和躯干联合运动,避免憋气下蹲等动作,更不能有长时间这类动作。气功练习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从实践效果看,练功后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下降,练功两周左右就会见效,如果练功再配合药物,可使维持用药量减少1/3~1/2,并使血压维持平稳。
太极拳。
太极拳很适合血压病人。由于太极拳动作和缓,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动作,非常有助于降低血压。练习时要注意一个“松”字,不仅肌肉放松,思想也要放松,这样能反射性地引导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血压降低。体力不足,不能打完全套的,可选其中几节反复练习,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太极拳也应坚持练习,一周练不上两次,则没效果。
慢跑。
跑前要作心电图,评估身体状况,并听取医生的建议。慢跑不强调速度,而重在坚持,运动时心率不能高于130次/分钟,每次20分钟左右,以跑步后不产生头昏、头痛、心慌、气短和疲劳感症状为宜。跑后血压可略升5-10mm汞柱,10分钟左右应能恢复正常。如果跑步后觉得非常疲乏甚至心慌出冷汗,那就要适当减低运动量,甚至暂停运动一段时间。
瑜伽。
瑜伽可以增强体力和肌肉张力,提高整个肌肉组织的柔韧度和灵活度,同时刺激控制荷尔蒙分泌的腺体,加速血液循环,还能够很好地控制呼吸,有助于高血压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瑜伽姿势必须以个人的需要和舒适度为准。在做瑜伽运动的时候如果有任何的不适,都要立刻停止。
小心,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度要掌握好运动强度:运动中的强度一般应控制在心率120次/分钟左右,应以中低强度为宜,不能超过最大心率(按“220-年龄”来估算)的70%。
运动时间:运动量稍大的,如游泳等,每次限制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较小的,如步行、太极等,每次在45分钟以上,时间宜选在半上午或半下午,避免清晨或黄昏,因为清晨和黄昏是一天中血压的两个峰值,此时运动更容易出现意外。
运动频度。坚持运动特别重要,每周至少三次,可隔日一次,或每周五次,如果少于每周两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不论是哪种运动,过了度,对身体都是有伤害的,运动后以不影响第二天生活工作为宜。有慢性病的人群更要科学规划自己的运动,最好请医生或健康管理师帮你开一个运动处方,比如运动方式、强度、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以及运动时的注意事项等,这样就会安全地多。
安全运动,这5项要注意合理的锻炼要和药物治疗和相结合,千万不要一锻炼就立即停药。
合理安排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劳逸结合。
控制体重和改变饮食习惯,少油腻少盐,增加蔬果和优质蛋白摄入,戒烟戒酒。
锻炼时最好有人陪伴,以防出现意外。
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气急、大汗淋漓、类似缺氧情况、头晕、恶心、呕吐、脸色发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TIPS: 耐心等待运动降压的效果不少高血压患者以为运动了,马上就能把血压降下来。实际上,运动降压的效果没有那么快,一般情况下,最快也要4周才能见效,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效的。有半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了10周后才能使收缩压下降10~20mmHg,舒张压下降5~10mmHg。运动20周后,有80%的患者能见到血压明显下降,但仍有20%的人可能始终见不到血压有明显下降。因此,运动降压需要长期坚持。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让自己保持健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