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糖尿病患者来找我,跟我说他头晕,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血压控制的过于正常了,他不适应。
来自国内高血压指南中的文字说: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有2.7 亿,每年新增加1 千万。
与糖尿病一样,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什么感觉,不少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
但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降压治疗,可以让脑卒中风险降低35%~40%,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0%~25%,心力衰竭风险降低超过50%。
高血压治疗强调“达标、平稳、综合管理”三原则,“达标”是硬道理。
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
但常常有患者反映,在血压高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下降的过程中,反而感觉到不舒服不适应了。
也有一些患者,血压在改变方案后很快达到目标,却并没有头晕等不舒服的症状。
血压应该控制到什么水平才合适,又应该用什么速度降低到这个水平呢?
相关指南建议的基本控制目标都是:<140/90mmHg。
合并显性蛋白尿时,血压可控制在≤130/80 mmHg。
我国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30%合并有高血压。
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使心血管病、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是<140mmHg/80mmHg;如果可以耐受,可进一步降低到<130/80mmHg。
糖尿病合并肾脏病者血压控制目标是≤130/80 mmHg。
年龄60~79岁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是<150/90mmHg;如果能够耐受,可控制在<140/90mmHg
年龄≥80岁,并且没有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可以降得更低,但要避免<130/60mmHg。
中国FEVER研究发现,与较晚(6个月内)控制血压的患者相比,较早(1个月内)控制血压的患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全因死亡事件也明显减少。
提示我们:
在1个月内将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是一个合适的速度。
虽然临床上,患者常常在出现了合并疾病、靶器官损害才开始重视控制血压,但其实,如果能够在未发展到器官损害时就开始积极治疗,获益会更大。
血压≥180/110,就属于重度高血压了,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对身体的脏器造成损害。
监测血压,目前推荐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不推荐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参考资料:
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2016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4 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简明版)
20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我国高血压防治干预策略转型的必要性——FEVER研究及其亚组分析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