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响血压的诸多因素中,超重和肥胖是最重要的因素。体重指数≥24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超重和肥胖人数比10年前分别增长了39%和97%,总计已达到2.6亿人,这是造成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迅速增高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病人随着体重的增长,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因此,肥胖和超重的高血压病人发生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性更大。
脂肪组织在人体的分布也是影响血压和其他代谢的重要因素。中心性肥胖(俗称“将军肚”) 较全身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更大。所谓中心性肥胖,是指以腹部脂肪堆积为主的肥胖,它与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比体重更加密切,这是由于中心性肥胖者的内脏脂肪量增加,更容易引起血糖、血脂的代谢异常。有些人体重并未超过正常范围,但腰围过大,同样使心血管危险性增高。这也是亚洲人群肥胖的特点。
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不仅要看体重指数,也要看腰围。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²)。根据我国成人肥胖防治指南的标准,正常体重指数应在18.5-23.9之间,体重指数在24-27.9为超重,体重指数≥28为肥胖。而男性腰围应<85cm,女性应<80cm为宜。
降低体重是肥胖和超重的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措施。无论高血压还是正常血压的肥胖者,体重减轻之后,血压均有所下降。观察发现,体重减少4.5kg,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下降10mmHg和5mmHg。若同时限制食盐摄入,增加体力活动以及限制饮酒,更有利于血压的下降。此外,降低体重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血脂水平,减轻左心室肥厚的程度。
肥胖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发现人体中有20多个基因与肥胖有关。在肥胖的病因中,遗传成分大约占25-40%。 尽管如此,导致肥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体力活动减少以致不足以消耗人体摄入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造成 超重或肥胖。前者包括进食量过多,饮食结构不均衡,如脂肪摄入量过高(包括动物脂肪、植物油及含脂肪量高的零食),晚餐吃得过多或夜间进食,饮食不规律, 不吃早餐,经常大量饮酒等。因此,控制体重应主要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而逐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