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57 岁,2013年 8 月 16 日初诊。 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 3 年,加重半月。患者 3 年前因劳累而致胸闷心痛,曾经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服消心痛、倍他乐克、丹参滴丸等症状缓解,后不时发作。半月前,因冒雨行走,诱发心前区憋闷疼痛,值阴雨闷热天气尤甚,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伴胸闷脘痞、纳差、肢体困重、头昏不清、口粘。心电图检查:心下壁供血不足。舌胖有齿痕、质暗淡、苔白厚腻,脉细滑。诊为湿浊痹阻,胸阳不展之胸痹。治宜健脾化湿,温通心阳。
处方:茯苓15g,桂枝10g,法半夏12g,陈皮10g,杏仁10g,薏苡仁30g,白蔻仁6g,厚朴12g,枳壳10g,瓜蒌12g,薤白10g,藿香10g,荷梗10g,石菖蒲12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药后心前区疼痛次数减少,诸症减轻。继服上方10剂。
三诊:患者胸痛未发作,饮食改善,肢困、头昏明显减轻,舌淡黯,苔薄腻,脉细滑。继服上方 10 剂。后电话随访,诸症消失。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太阳普照,离照当空,大地温和,生机无限。若天无此日,天体不运则昼夜不分,四时无序,万物不彰。 人身之阳气犹如天日,心为阳中之阳,运行气血,充养全身。若心阳不足,寒湿、痰浊、瘀血、气滞等病邪乘虚侵居阳位,闭阻胸阳,则胸痹心痛,损害寿命。
正如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痹证诸方》:“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不主事,阴气在上之候也”。叶天士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脾居中州,主运化水湿,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外感寒湿,或饮食不节,致使脾胃损伤,聚湿生痰,痰浊上乘,闭阻胸阳则发胸痹。患者平素胸阳不足,脾虚湿盛,复感外湿,内外合邪,乘居胸阳,痹阻不通,则发胸痹心痛。治宜健脾、芳香化湿、开胸、温阳散结之法,使其心阳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恰合病机而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