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脏康复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参与康复的患者也日益增多。心脏康复为患者提供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但康复运动不是绝对安全的,存在潜在的风险,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更是如此,运动安全是有效运动的前提,没有安全的“1”,做得再多都是“0”。因此为了让患者更安全有效的参与康复运动,近期心脏康复中心举行了心脏康复俱乐部系列活动之“心脏康复运动风险控制”主题活动。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肺功能、有益于防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改善冠状动脉疾病的预后。抗阻运动增加心脏的压力负荷,有利于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提高基础代谢率、改善运动耐力、刺激骨质形成、改善糖脂代谢等作用。柔韧性训练有助于释放压力、降低受伤风险及肌肉僵硬、改善体型及平衡肌肉等。平衡功能及协调性训练减少跌倒风险及减少跌倒后果,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安全有效的进行心脏康复运动呢?合理的运动处方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环节。
运动处方
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四部分。合理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运动持续的时间30-40分钟:推荐“运动三步曲”,即热身-运动-放松整理。热身运动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持续5-10分钟,目的在于放松和伸展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适应性,降低运动中发生心脏事件及运动损伤的风险。训练阶段以有氧运动是基础,抗阻运动是补充。放松阶段5-10分钟,有利于运动系统的血液缓慢回到心脏,避免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而诱发心脏事件;运动强度由心肺运动试验制定的目标心率法。同时结合患者的自我感觉劳累程度评分控制在感觉轻松及稍微用力之间;运动方式采用有氧/耐力为基础、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平衡性运动等,可采取走路、慢跑、快跑、踏车、弹力带等,结合个人习惯及身体状况合理选择。同时强调定期评估,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最后结合大家日常容易出现的误区,我们给您几点建议和必须要终止运动康复的指征。
注意事项
避免身体状况不良或睡眠不足时运动,不宜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锻炼;不要在起床后或饭后马上运动,一般要在饭后1-2小时运动,避免饱餐、饮咖啡或浓茶后锻炼;运动前、中、后注意补充水分;地面要平软,衣服要宽松、吸汗,运动鞋稍大1公分;运动后不能立即坐下或躺下,以免引起血流分布不均导致的晕厥和其他不适症状;运动后不能立即吃生冷饮食,不能立即游泳和在过冷和过热的环境中沐浴等。
终止指征
活动引起心脏不适、胸闷或气短;活动引起脑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出现严重心动过速;活动后收缩压下降>20mmHg;心电图ST段抬高>0.2mv或下降>0.1mv;出现新的尤其是危险性的心律失常。
心脏康复运动应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在感觉良好时运动,运动前准备要充分;充分的热身及放松,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竞技性运动;出现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切勿自行处理;循序渐进,逐渐增量,切勿过量;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处方!让我们大家科学运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