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控制血糖是最让他们头痛的事。
在我们印象里,官方糖尿病的控制指标就是:
空腹血糖 4.4~7.0 mmol/L
非空腹血糖 < 1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 7.0%
但事实上,对不同人群来说,他们的指标也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人群有不同指标1、年轻的新患病人群
这类人群一般年纪不大,患病时间较短,也没有其他并发症或疾病。医生建议,这类年纪轻,患病时间短的糖友,可以把目标定得严一点,预防并发症。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 4.4~7.0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 6.5 %
2、妊娠期糖尿病人群
妊娠期糖尿病,在孕妈中并不少见。医生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要比一般 2 型糖友严格,但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产后 6~12 周要复查血糖。
控制目标:餐前血糖 ≤ 5.3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6.7 mmol/L,夜间血糖 ≥ 3.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5 %
3、老年新糖友
对于年纪并不太大(60~70岁左右)、患病时间较短,且没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可以把目标制定得稍稍严一点。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 5.0~7.2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8.0~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5%
4、老年糖友
对于这类患病时间较长,年纪比较大(70岁以上),且有其他慢性病的糖友,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 5.0~8.3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8.0~1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0 %
5、老年且有过并发症史糖友
如果患者患病时间长(数十年病史),年纪大,有多种慢性病,且有过并发症史的话,控制目标不能太紧,要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和突发的高血糖。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 5.6~10.0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8.0~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5%
当然,想要降血糖,长期且持续地遵从医嘱服用降糖药是最基础的。但除了吃药以外,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习惯能帮助稳定血糖呢?
1、睡好觉
不少调查研究证实:睡眠质量其实与血糖的控制有关。每天 7~9 小时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控制血糖。
有失眠等情况的人,血糖水平常常无法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糖友出现夜间打鼾时憋气、憋醒或白天严重嗜睡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做一次“睡眠监测”,看看是不是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控制血压
建议糖友日常除了测血糖以外,还要注意量量血压,最好能把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高血压、高血糖对血管的联合损伤,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同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保护肾脏和眼睛。
糖尿病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朋友,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每日的食盐的摄入量要低于6克,并多吃新鲜蔬菜、低脂奶制品等富含钾的食物。
3、降低血脂
高血糖除了伴随高血压以外,高血糖合并高血脂人群也不少见。
事实上,控制血脂在合理范围内也可以有效降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标准:甘油三酯指标低于 1.7 mmol/L,一般糖友低密度脂蛋白应低于 2.6 mmol/L,合并冠心病的糖友低密度脂蛋白应低于 1.8 mmol/L
建议糖友日常可以杂粮饭、薯类作为主食,少吃精制的白米细面,尽量不吃饼干、面包、点心等加工食品。吃适量坚果及低脂奶制品,用植物油替代荤油,不吃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
4、戒烟
这条已经强调过很多次。
大量研究也明确证实:戒烟有助于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还有助于控制血压和保护肾脏。
5、合理运动
一般来说,建议糖友每周应至少进行 150 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所谓中等强度,就是运动时微微出汗和喘息,但不影响说话。
此外,每周还可以安排 2~3 次对抗性训练,例如深蹲、俯卧撑、举哑铃等。
但运动还是应该在自己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即“合理”,如果这样的运动量已经超过身体所能负荷的量,建议自己做调整,循序渐进。
6、控制体重
糖友最好能把体质指数控制在 24 kg/m2 以下。这个体质指数就是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建议肥胖的糖友可以通过合理运动和健康饮食控制体质指数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