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本来不应该再吃的食物,自己却馋的总想吃,尤其是得了糖尿病以后。因为管不住嘴,想控制好血糖就更难了。总想吃东西,无非是饿和馋,你又该怎么办呢?咱得各个击破!
为什么饿呢?一、撑大的胃
让许多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在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前,自己就是一个“吃货”,想吃啥吃啥,不忌口,吃得多,可能还体重超标。过量的食物,除了让胰腺功能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以外,也让糖友的胃要比一般人的大一些。
胃是一个可伸缩的容器。撑大的胃会分泌出更多的胃液,反射给脑神经的也是:更多的食物。
而当医生给予糖尿病饮食处方的时候,患者嘴上尽量控制少吃,但是胃里总是空空荡荡地难受啊!
因此,目前有一项外科手术应运而生,即缩胃手术,把胃切除一部分,来达到减肥以及降血糖的目的。当然,手术有风险,不是人人适合。
对策:对大部分糖友来说,一定要控制好每一餐的量,让胃渐渐缩小。其实除了减肥餐,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就是正常人的饮食,遵从膳食金字塔的要求,让胃回归原位。
二、能量不足
如图所示,一般来说,食物进入体内,会转为糖、脂肪和蛋白质,当体内糖不足的时候,脂肪和蛋白质也会转变为糖,经过和胰岛素结合生成能量,被人体吸收、利用。
但是,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由于机体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血中糖的比例就升高了,通过泌尿系统一部分被尿出了体外,所以尿糖也增高。
可见,吃下去的食物会有一部分不能转为能量,最终浪费了。和进食量一样多的普通人相比,糖友产生的能量少,产生饥饿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减少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可以帮助人体把血糖转化为能量吸收。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糖友生病久了会瘦下来,因为机体缺乏能量会分解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造成营养不良。
对于一些老病友,总是不让吃这个、不让吃那个,真的从“饿”变成“馋”了。
为什么馋一、本能作祟
不让糖友多吃的往往就是高糖、高脂的食物,比如糖分多的水果,鲜奶蛋糕,五花肉等,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一旦进入体内,就需要大量的胰岛素来“中和”,否则血糖又会升高……管束一久,糖友们有时真的想不顾一切地多吃一些。
何况,人对于高热量食物的渴望,是一种“本能”。我们进入了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超市内的食物应有尽有——人类生活方式改变了,但是我们的基因并未能很快转变,还是和几千年前甚至几万年前的祖先的生存结构是差不多的。
祖先们常常食不果腹,遇到食物就要大吃一顿,尤其是高热量的比如肉类、甜分多的水果,以保证生存。
人的智力比一般动物要高,大脑需要更多的热量,大脑占体重只有2%,但要占用能量达到20%~25%,因此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吃到这类食物,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至今依然如此。偶尔吃一顿高脂或者高糖的食物,会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心情舒爽。
但是,高热量食物又偏偏是管理糖尿病的大忌,尤其是肥胖的糖友。看着别人大快朵颐,自己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这确实很煎熬,日子长了也很痛苦。
二、心理补偿
很多自认为馋的人,往往童年没有得到充分的食物,常处于饥饿中,所以即便成年了,现在也不缺食物,但潜意识里还是想吃一些什么,才会感到安心。
这样的糖友可能有吃零食的习惯,如果是男士可能还偏好吸烟。如果有其他的生活目标还好,当没有生活目标,或者心情比较沮丧的时候,就容易以食物来填补自己的心灵。
有一些长辈还会使劲喂给家里的小辈,来代替自己想吃的欲望,把小孩子也养成了小胖墩。这都是源于补偿心理。
糖友如何科学的管住嘴1.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糖友的血糖要尽量保持稳定,少食多餐是个好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在两餐中间加一点点小点心,临睡前也补充一点点。但一天的总热量要恒定。
2. 荤素杂食,优雅摆盘。
食物要吃的杂一些,配一些增加饱腹感但热量不高的食物,比如:蒸土豆、苹果块、豆类、鸡蛋,以及粗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绿叶蔬菜等。
把各种食物算好总量,然后找一个大盘子,把食物平铺在盘子上,放成美丽的造型。边吃边欣赏,既有乐趣,又控制了进食的种类、数量。
3. 反手拿筷,延长进食。
吃的快的人往往会摄入更多的食物。医学研究显示,人的胃与大脑饮食中枢之间信息的传递,大约需要15~20分钟。你如果快速吃完,胃的信息还没有传递到大脑,感觉没有吃饱,离开饭桌后往往又想找点别的零食吃。吃的慢不仅能控制进食,还能减轻胰岛负担,慢慢释放胰岛素。
可以找一些方法来延长进食时间,比如一直习惯用右手的,改为左手拿筷子;或者专挑一些复杂的菜来吃,比如不吃大块的肉,可改为螺蛳、带刺的鱼肉、小排骨等,吃的时间可以延长一些。
还要提醒糖友两点:1. 别把口渴当饥饿。天气热了,如果补水不足,有的人会产生错觉,把口渴当饥饿。要及时补充水分。
2.要警惕低血糖的饥饿感!建议糖友随身带一些小点心,晚上临睡前,血糖也不能过低。吃,是为了活着;而不是活着为了吃。
也许,我们要少吃点喜欢吃的东西,但延长的生命是否有更多更重要的意义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