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作者:糖尿病控糖营 2018-01-11阅读:307次

冯波,男,1964年2月出生,留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委员,上海市内分泌学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内分泌学组组长。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任何一项成就均源于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使病人方便快捷地检测血糖?当认识到血糖检测的重要性后,如何简便快速地检测血糖就是关键了!

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糖尿病人要不要把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或正常水平,认识不统一。1993年公布了大型临床研究DCCT的结果,明确了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和/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预后。以后的研究特别是UKPDS也都证明了此观点。因此监测血糖作为糖尿病代谢控制的必要要求而日益收到重视。而且此时已有袖珍血糖仪可供病人自己随时测定血糖水平。现在把血糖自我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

为什么糖尿病病人必须进行血糖监测?怎样进行血糖监测?著名内分泌学冯波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为什么把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随时都在变化,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会产生明显影响。随时监测血糖水平,是减缓和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防止高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特别是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人和生病期间的糖尿病病人,有利于随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不监测,怎么知道效果呢?很多患者在这一方面有误差!实际上,糖尿病的治疗是有赖于监测的!不知道监测情况,就无法知道血糖控制情况!)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糖尿病患者如果症状消失了,自我感觉良好,是否还要测血糖?

当然要,糖尿病自我监测要维持终身。症状消失和控制良好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些病人每周检测一次血糖,有些病人甚至每月才测一次,正确的监测频率是怎样的?

血糖监测的频率要因人而异。

1、如果是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周测血糖四次,如星期一测早餐前,星期三测午餐前,星期五测晚餐前,周六或周日测睡前。(一、三、五、周末,监测不同时段!)

2、如果是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天测血糖两次,如星期一至星期五测早餐前和晚餐前,星期六和星期日测午餐前和睡前。住院病人需严格控制血糖,一般每天测4~7次。

3、病情稳定者每月47次,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若遇不同于平常情况,比如饮食、运动、用药异常等,随时增加检测血糖次数。

4、妊娠糖尿病或伴发其他疾病(感冒、心血管疾病等)者:每天至少4次或按医嘱每4天观察一次全天血糖谱(三餐前后、睡前或夜间7个点时)。(每天至少4次,或每4天观察一次全天血糖普!)

严格地讲,血糖控制是指全日血糖的总体控制。血糖监测要包括三餐前后与夜间的血糖水平。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不同时段监测血糖的意义不同吗?

空腹血糖反映自身基础状态胰岛素分泌的水平,餐后血糖反映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和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等患者尤其需要观察。通常餐后2小时血糖值是监测血糖较重要的指标之一。夜间血糖过高或过低,第二天凌晨都会出现高血糖,其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饭后2小时从什么时候算起?

因为你从吃第一口饭起就已经开始消化了,所以饭后2小时是从开始吃第一口饭开始算起。

哪些人需要监测血糖?

任何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应监测血糖。尤其是反复低血糖和酮症;强化胰岛素治疗者,口服降糖药疗效不稳定者;糖尿病伴应激状态如发热、肺炎、腹泻、麻醉、手术者、糖尿病高渗昏迷及酮症酸中毒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更需要血糖监测。

此外,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应该进行定期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状态,以便进行早期防治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主要有以下一些人。

1. 糖尿病病人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同胞和子女。

2. 有巨大胎儿(大于4公斤)分娩史的妇女。

3. 成年肥胖,尤其40岁以上的人群。

4. 目前血糖正常但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5. 患有高血脂、高血压或冠心病的病人。

那血糖控制在怎样的范围比较理想呢?

目前我们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标准如下。

三餐前(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毫摩尔/升)

理想水平: 4.4~6.1 4.4-8.0

良好水平: 6.1~7.0 8-10

控制差: >7 >11.1

为达到上述理想或良好标准,必须要监测血糖。

另外,除了监测血糖外,糖尿病病人还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定期眼底检查等。

血糖监测能否鉴别反应性高血糖和“黎明现象”?

在临床上有时碰到这样的难题,胰岛素不断加量但血糖反而升高,这需要明确是“苏木杰”现象还是“黎明现象”。

“苏木杰”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性高血糖现象,是由于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诱使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分泌导致的高血糖。

“黎明现象”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断升高的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水平,从而导致的血糖升高。

为了鉴别这两个现象,我们可以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若发生低血糖则次日清晨的高血糖为反应性高血糖,否则为“黎明现象”,鉴别明确后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有些病人血糖控制有问题,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糖尿病人丧失调节糖代谢的能力,身体或外周环境的任何变化,如气候、饮食、运动、饮酒、劳累、情绪波动、降糖药物、肝肾疾病、感冒、妊娠等都能使一天中血糖波动很大。血糖太高可能是因为进食过多、运动太少、情绪压力较大、降糖药物剂量太小等;血糖太低可能是吃得太少、进餐过迟或误餐、运动过量、用药或用胰岛素过量等。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怎样监测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是近10年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进展之一和重要手段。通过简单,便携的血糖仪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估计。病人只需用一小滴血,可以随时随地测血糖,看病时可以把测得的结果给大夫看。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目前市场上血糖仪有好几个品种,怎样选择?

选购血糖仪时要注意:

首先,要看血糖仪的结果是否准确,有没有进行过临床验证,与医院检验科的生化对比结果如何。

然后,要看看血糖仪的操作是否简单,是否有图像来指导你操作,校正是否方便等。

最后还应关注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质量。

什么是校正?

因为每批使用的血糖试纸的批号不同,通过校正来告诉血糖仪你正在使用的这批试纸的信息,确保结果的准确。

怎样校正?

现在有些血糖仪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密码牌校正技术,不用手工调节试纸号码,只需把密码牌插入血糖仪即可完成校正,非常方便,同时避免了密码号输入错误而引起的错误结果。

选择血糖仪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试纸保存也很重要。我们遇到好多病人监测结果不准确是因为没有保存好试纸或试纸的保存期太短。试纸都有一定期限的保质期,但是一旦开瓶后,往往只能保存2~3个月。但有些好品牌的试纸,开瓶后只要正确贮存,也能在规定的保质期内使用。

此外,还要考虑到采血笔。目前有些品牌的采血笔人性化的设计能将病人的采血疼痛减轻到最低程度,像罗氏的乐采采血笔,他采用了凸轮原理,能引导针头在水平线上直线运动,杜绝针头震动,减轻疼痛。他有多达11级的刺入深度精确调节可依据皮肤厚度和需血量多少自由设定,避免接触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他的针头可以自动弹出,避免拔出针头误伤手指。

总的来说,国际知名公司生产的进口产品质量比较好,无论是准确性还是重复性都比较稳定,且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受到了广大医生和病人的认同和喜爱。

冯波教授谈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监测血糖完整篇 收藏这篇就够了

如何保证血糖检测的准确性?

血糖仪是监测血糖的好帮手,在使用时要注意:

1、注意仪器的使用条件:初次使用前请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尤其留意仪器使用的环境 条件(温度、湿度、海拔)及保存保洁方法。

2、保证试纸的有效性:购买时注意试纸的有效期及试纸筒是否密封;养成每取一张试纸即随手盖紧筒盖的习惯;注意试纸的使用条件(温度、湿度);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备妥采血笔®消毒(清洁)手指、待干®开机、核对密码号、插入 试纸® 见滴血符号后滴血® 读取结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