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疾病跟温度有微妙关系!2000多年前老祖宗就发现了

作者:生命时报 2018-02-24阅读:5133次

中医认为,百病寒中起;西医常说,温变诱发炎症。

近日,《英国医学期刊(BMJ)》刊载一项研究证实,环境温度每升高1℃,糖尿病患者新增10万人。

实际上,除了常见的夏中暑、冬冻伤,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病等很多疾病的发病,都与温度变化有关。

气温过寒或过热,都会造成人体的不适,进而诱发各种疾病。

《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解读疾病和温度之间的微妙关系。

卫生计生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前主任、内科学系主任 张奉春

升降1℃生理有变化

气象温度与人体健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2000多年前,《伤寒论》《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古代医学认为,如果气温急剧变化,可能成为致病的邪气。

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对生活在大气圈层的生物产生影响是必然的,不同温度带对人体健康状况、舒适度、情绪、性格甚至容貌都有影响。

气温对人的生理影响更明显,比如:

  • 春天是流脑、风疹、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期;
  • 夏天是各种传染病、腹泻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
  • 秋冬季气温下降,是一些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长达14年的数据,发现总体糖尿病发病率在较暖年份更高。统计显示,环境温度每升高1℃,校正的葡萄糖不耐受患病率增加0.17%,预计10万例新发糖尿病。

4种疾病受温度影响

人的体温通常37℃左右,皮肤温度32℃左右,春秋季节气温适宜,体感舒适,不必启用太多自身的调节功能。而当气温过低或过高时,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诱发的疾病增多。

心血管病:早晨6点到12点

冬季气温过低,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偏高,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变快,耗氧增多,代谢旺盛,增加心脑负担。尤其在12月至次年2月,最冷的3个月,发病率最高。

从一天来看,早晨6点到12点,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数据统计,这一时段,心肌缺血发病率占总体发病率的50%左右,高于其他时段的总和,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魔鬼时间”。

除了气温低,干燥状态下,人的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易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流不畅,血管堵塞。

猝死:清晨

冬天、清晨、用力,这三个关键词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死亡三联症”,是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清晨温度过低,造成局部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是心脏猝死的高危时期。

早晨更是一个发病高峰,早起突然用力,容易诱发心脏猝死。像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等都高发于清晨,特别是起床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是高血压患者猝死的高发时段。

关节病:换季、阴雨天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湿寒是一种邪气,邪气进入关节腔,造成关节症状疾病。各类关节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下,症状加重。

这是因为膝盖和关节部位脂肪较少,对关节的保护比较薄弱。由于人体末端的血液循环较慢,寒冷的时候会促使尿酸形成结晶,从而引起痛风发作

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的时候,关节疼痛症状可能加重。

呼吸道疾病:秋冬季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影响人体免疫力和呼吸道抵抗疾病的能力,进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高发期。

正常人的呼吸道有一套防御机制,上皮细胞的纤毛像一把把扫帚,将黏液毯上粘住的病毒和脏东西都“扫”出去。

如果气候过于干燥,尤其是雾霾情况下,纤毛黏液毯的功能明显受限,即使能粘住病毒,也摆动不起来。感冒、哮喘、肺炎等还可能诱发心衰或肺血栓等疾病。

留心温度巧防病

我们无法改变气温变化,但可据此防范,减少自然环境尤其是气温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1

早晨减少出门

清晨温度过低,喜欢晨练的老人不宜过早出,最好等太阳出来稍暖后再出门。控制锻炼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2

清晨一杯温水

保证饮水量,最好能在早起后喝一杯水,平时也不要等到觉得口干后再喝水。

3

注意防风保暖

气温变化大,要根据人体舒适度增减衣物。夏季高温时,避免阳光下暴晒,停止室外工作。冬季避免受寒,做好下肢保暖。下肢受寒,人体抵抗力下降,最容易感冒。

4

睡前泡泡脚

俗话说,脚寒百病生,足部受寒后,疾病容易侵犯。多用热水泡脚,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

5

多吃蛋白质

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的热力效应,具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冬天多吃点温热性的肉类,比如牛、羊肉,其所含的蛋白质比例高,脂肪少,滋补御寒。还可食用糯米、大枣、桂圆、芝麻等温补的食物。

6

多做室内运动

在室内,动动胳膊、踢踢腿、原地跑步、打打太极等,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本期编辑:刘云瑽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田飞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