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启用有点儿“晚”

作者:搜狐医药 2017-07-04阅读:3836次

作者| 周亦川

来源 | 狐大医(ID:hudayi_sohu)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登记研究——ORBIT研究(Observational Registry for Basal Insulin Treatment)于6月22日正式发布研究发表数据,研究旨在评估基础胰岛素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情况,即经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数据表明,在入组的19,89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半数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9%,三成以上伴有至少一种并发症。分析显示,在血糖水平相对较低、病程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时间更短的时候及时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率将更高。也就是说,糖尿病病程越短、糖化血红蛋白相对较低的患者达标率越高,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达到7.5%时即应考虑起始胰岛素治疗。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回顾,2004年美国做了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被诊断之后,大概有2.5年的时间主要是以饮食和运动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当他们开始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时候糖化血红蛋白已经达8.6%,而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时,直到糖化血红蛋白到了9.6%的时候才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治疗,这与指南中表明的7%有很大的距离。通过调查结果发现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程越晚,时间越长,开始胰岛素治疗效果反而是越来越差的,这是在真实世界里看到的现象。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姬秋和教授指出,根据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起始治疗较晚,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6%时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尚不足半数,且剂量是不足的,多数患者都没有达到指南推介的水平,血糖监测也有欠缺。研究资料告诉我们,早期起用胰岛素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并发症,在空腹血糖不太高,一到两种口服药控制效果不太好的时候起用基础胰岛素效果较好,费用并不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