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一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临床主治: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作者在多年的临证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施治相应的各种病症,多能收到满意之效。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作者/江宝源
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施治相应的各种病症,多能收到满意之效。现择数例报导如下:
一、头痒脱发
女,32岁,患者于1978年7月起,自觉脑后发际痕痒,初以为皮肤感染,乃用桉树叶、生姜皮、白醋等煎汤熏洗,并用止痒药水外搽,无效。后经卫生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内服消炎药,外搽止痒剂,病反加剧,痕痒渐蔓延全头,发渐脱落。随转某医院住院治疗一月余,病无改善,痕痒和脱发均未能控制,竟至秃顶,遂自动出院。
继到另一医院皮肤科门诊达10多天,症状依然,乃找余诊治,见其精神尚好,体质一般,但全头毛发已无一残存,头皮光滑无垢、无痂、无粘液。据云:发作时如虫行蚁走,奇痒难堪。别无全身症状,寝食正常。脉缓弱,舌淡苔白。
此为气血不足,风邪客于肌表所致,治以升阳益气,养血疏风,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1979年1月16日初诊,处方:党参24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升麻9克、柴胡12克、陈皮5克、炙甘草6克、荆芥穗9克、白芷9克。三剂。
20日二诊,服药三剂后,头痒已减过半。遂按上方去升麻、陈皮、荆芥穗,加用白芍15克、桂枝9克、川芍9克、首乌15克。六剂。
2月15日三诊,诉头痒已消失,发芽已重生。遂停药,嘱以食物调理。两月后复查,见新发生长如常。
按:本例祖国医学称为“油风”。发乃血之余,赖气以固,赖血以养。患者阴血亏虚,阳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发肤失于濡养,风邪乘虚而入,郁伏于头项之肌表,致成头痒发脱。《伤寒论》中有“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之说,这也是治法的依据。
方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养血固表,佐以白芷、荆芥、川芍、桂枝、首乌调和营卫,祛风止痒,借以加强药气上行,相得益彰,其效更著。
二、头伤后期
女,19岁,1978月6月在农村工作,一时失足从高处坠下,致伤后脑左侧,皮破血流,意识丧失,深度昏迷。经急诊住院治疗一月余,伤口虽已愈合,但自觉头麻木,患处疼痛,夜间疼甚,睡眠不宁,眩晕耳鸣,饮食不思,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容易惊恐,时或震颤,下床行动,须人扶持。
出院后,继经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未效。8月30日初诊:见患者面色㿠白,神志呆钝,沉郁不语,气息低弱,额自汗。脉沉细,舌淡苔白。
此为气血耗损,脾胃功能失常,脑髓失荣所致。治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开窍荣脑。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2克、柴胡12克、升麻9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陈皮5克、菖蒲9克、远志9克、炙甘草6克。三剂。
9月3日二诊,服药后,症有好转,头痛减,自汗收,可睡眠,余症随轻,按原方再进三剂。
6日三诊,精神好,胃纳佳,头痛消失,步履安稳,余症皆平。乃拟补益之品,以善其后而固疗效。处方:白芍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党参20克、首乌15克、黄芪20克、麦冬12克、炙甘草6克,10剂。
此后停药。迄今二年余,近访健康正常。
按:本例属病后元气未复,脏腑不和的后期症状。方用补中益气汤升清降浊、益气养血,加菖蒲、远志、茯苓以宁心安神、开窍荣脑。白芍、地黄、首乌、麦冬滋补肝肾。使正复病除,而体自康。
三、慢性鼻炎
男,50岁。患者起病已年余,症觉鼻塞、喷嚏、流涕。初作感冒伤风处理,服药经久不愈。经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鼻炎”,曾服药、滴鼻、打针,治疗数月,不效。症渐加重,流涕越来越多,故找余诊治。诉说:病前身体素佳,未患何疾。按其脉缓弱,舌嫩无苔。
此中气不足,肺、脾、肾之阳虚所致,治以补中益气,固摄寒涎。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1975年10月12日初诊,处方:党参20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陈皮5克、升麻9克、柴胡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9克、益智仁12克,三剂。
15日二诊,服药后,流涕已减,按原方再进四剂。
19日三诊,欣告病况日趋好转。改用健脾益气固肾之法,按前方去当归、升麻、柴胡、五味子、益智仁,加山药12克、杞子9克、熟地12克、麦冬12克。连服15剂,遂收全功。迄今6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证属肺、脾、肾之阳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病。方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佐以五味子、益智仁敛摄寒涎,酌加山药、杞子、地黄、麦冬者,以补脾肾调阴阳,亦是“扶正固本”之意。
本文摘自《广州医药》,1982年02期,作者/江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