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并没有这个病名,严格从中医角度看,中医更强调的是治疗"证",所谓"对证治疗",特别是"仲景经方体系",更加强调"有是证用是方",这个"证"是证据的证,不是病症的"症"。所以,中医治病,不要被病名牵着走,更何况是西医病名。
古人有没有过敏性鼻炎呢?应该有,不过不叫"鼻炎",更没有"过敏性"这一词汇,大多归结于"鼻渊"一类。为了便于表述,姑且就用这个现代不能现代的"过敏性鼻炎"一词,而且我有话要说:
第一,鼻炎,不是炎!炎字两个火。西医遇到"炎",当然去消炎,中医则去下火。如果真的是"炎",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有效。但是难道真的是"鼻子上火"了?恰恰相反,很多鼻炎患者不但没有火,反而是火少了,中医谓之阳气不足。这类病人喷嚏不止,遇冷加重,清涕不断。当然也有遇热加重的,后面再说。
第二,过敏性,别乱找过敏源!的确,很多人经过筛选,找到所谓过敏源,有的人居然多达上百种,有的人小麦还过敏,有的人蒿草过敏,找到了但却没有办法,难道这些人要生活到真空环境?我生活的地方是内蒙古多伦县,就是当年往北京吹沙子的地方,经过近二十年多伦人的不懈努力,现在人工种植树木100多万亩,沙地变绿洲,生态可谓"北京后花园"。可是,最两年,微信不断散布谣言,说当地之所以鼻炎患者增加,就是因为蒿草太多,要当地政府反省生态建设模式,而且这些人居然是医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我倒是想问问,以前生态也是很好,为什么没有这么多鼻炎患者?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可能会得罪一大批人,留待以后专门论述。
第三,治疗鼻炎,要内求身体自身,而不要外化与环境。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有鼻炎?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同样是冷空气,为什么有的人如此敏感,为什么有的人没事?难道冷空气也是过敏源?那我看这个过敏性鼻炎永远不能治疗,人类还没有办法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应该反省自己,到底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第四,过敏性鼻炎患者为什么80|90后居多?我没有完全统计,但从临床看,70以前鼻炎患者很少?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还不成熟,先点个题目:反复输液、经常熬夜、穿着太少等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重要的课题,哪位专家可以申请一个课题去研究。
第五,关于治疗。首先要分清楚是寒证还是热证。我观察寒证居多。那为什么八九月份发作病人增加?因为这个季节天气炎热,身体想借助外在力量,把寒邪排出去,所以采取了打喷嚏的方式。这个意义上理解,喷嚏不是病,而是排病的生理反应,是一种表现出来的"证"。
简要说一下近年我临床的思路和几个方剂,供中医同仁参考,但不代表一定用这些方子,中医讲究治法治则,可能不同医生会开出不同药方。这也是中医常被诟病的理由。这难理解吗?一个数学题,会有多种解法。我去北京,可以选择步行,可以选择汽车,还可以选择飞机,方向对了就不怕!
一是寒证。这类患者喷嚏不休,清涕不止,一般早晨严重,遇冷加重,有的甚至打开冰箱都受不了。大概占接触到的95%以上。
如果单纯喷嚏,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果流清涕,小青龙汤。
如果二者都重,早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午、晚上小青龙汤。本来这两个方子可以开在一起,但是因为有附子、半夏,药方每次让签字,太麻烦,所以用了这样的服法。
如果哮喘,喉中鸣音,射干麻黄汤
这两个方子可谓立竿见影,但是应该善后调理,可惜很多患者见好就溜。
也可以考虑一些祛水饮的方剂,葛根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火神鼻祖,更是只用桂枝生姜治疗喷嚏不休。
大证去后,可以考虑金贵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扶阳固肾的中成药。
二是热证。这类患者遇热加重,打喷嚏,可以考虑干祖望前辈的"脱敏汤",我称之为"三草汤":紫草、茜草、墨旱莲,再加黄芩、蝉衣、地龙。这个热证应该不是实热,而是虚火。
三是杂证。原因比较多,多表现为鼻塞。可以考虑黄元御《四圣心源》卷八鼻病根原方剂。一是元参桔梗汤,二是五味石膏汤,三是黄芩贝母汤,四是苓泽姜苏汤。这几个方剂都很好,只要对证,就会药简效宏。
最后,说一个绝世佳方。如果眼睑痒,甚则因抓痒而脸肿。方用《世医得效方》之驱风一字散。有心的朋友记住了吧,我用过,还没有见到不好的!
治法很多,罗列了本人一点经验。中医流派众多,医籍浩如烟海,各家都有所长,靠个人努力,穷其一生也只能窥其一角,期望中医同仁拿出所长,供大家交流学习。
目前中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中医团队整体水平和疗效,穿好自己的鞋走好自己的路,管他风动还是幡动!
2018021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