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鼻炎,千万不能“讳疾忌医”!看医生如何巧治“鼻炎”!

作者:秋风落叶城市美 2017-06-27阅读:4789次

现代化城市中的粉尘颗粒、汽车尾气、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都是引发鼻部疾病的重要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何现在鼻病患者越来越多。

鼻炎的病因分为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鼻炎临床表现不一样,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治疗方法。得了鼻炎,千万不能“讳疾忌医”!看医生如何巧治“鼻炎”!

急性鼻炎。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感冒”。主要由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起病时患者鼻内先有干燥感、异物感 或灼热感,继而出现逐渐加重的鼻塞,夜间较为明显,打喷嚏,头痛,流清水样鼻涕,后变为黏液脓性,说话时呈闭塞性鼻音。最重要的是伴有疲劳、头痛、畏寒、 食欲不振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鼻炎主要是对症及预防并发症,应多饮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酌情可予解热镇痛药物或短期鼻腔血管收缩剂对症治疗。

慢性鼻炎。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引起的,或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结核、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是鼻 塞,呈间歇性、交替性或持续性,寒冷时加重,鼻涕多为黏液脓性,有时不易擤出。由于患者鼻子不通气,长期用口呼吸和鼻涕的刺激,易产生慢性咽炎、喉炎等。 治疗主要为消除病因,对肥厚性鼻炎可予手术处理。

得了鼻炎,千万不能“讳疾忌医”!看医生如何巧治“鼻炎”!

药物性鼻炎。不少患者不经专科医生检查诊治,自行购药治疗,以致滥用滴鼻药造成药物性鼻炎。全身用药引起鼻塞的药物主要有某些抗高血压药、抗交感神 经药物、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避孕药物等。局部用药主要是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其中奈甲唑啉类(滴鼻净)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持续性 鼻塞越来越重,药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且可伴有脓涕、头痛、头晕等症。治疗药物性鼻炎首要需停用血管收缩剂,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或手术处理。尽量少用或不用鼻腔血管收缩剂,如必须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10天。

干燥性鼻炎。鼻腔内干燥不适,鼻涕减少,形成痂块,极小的损伤(如擤鼻、咳嗽、打喷嚏等)即可引起鼻出血,由于鼻内干燥诱发痒感,患者常喜揉鼻或挖鼻。治疗方法重在防止黏膜干燥,如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鼻腔滴用油剂、涂抹油膏或进行生理盐水冲洗等。得了鼻炎,千万不能“讳疾忌医”!看医生如何巧治“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又称特发性鼻炎,表现为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涕等。诱发因素包括冷空气、强烈气味、烟草烟雾、挥发性有机物、摄入乙醇饮料、体育运 动、强烈的情感反应等。血管运动性鼻炎是植物神经、内分泌对鼻黏膜血管、腺体功能调节失常引起的鼻病,虽然不是过敏反应引起的,但它有和过敏性鼻炎相似的 症状,因此治疗时一定要诊断准确,避免误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阻胺药、鼻喷激素、鼻喷减充血剂等,可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

得了鼻炎,千万不能“讳疾忌医”!看医生如何巧治“鼻炎”!

过敏性鼻炎。它和感冒症状很相似,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其症状主要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可伴有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具有突然 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过敏性鼻炎除了避免过敏源外,仍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此外,变应原特异性 免疫治疗,包括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也是推荐的治疗方法。

以上为最常见的鼻炎种类,另外还有萎缩性鼻炎等。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医生还需要结合必要的鼻腔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由此可见,得了“鼻炎”,千万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自行随便用药,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