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老寒腿”属于“痹症”的范畴。《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老寒腿主要是由于寒邪侵袭人体而发病,也挟风邪、湿邪,痹阻于经络使经络不通引起的腿部关节疼痛,天气越冷就越痛。故喜暖畏寒是其共同特点。
中医认为【关节炎】的发病大体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劳损、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或外力所致,从而气血不畅,久而致筋脉气血癖滞、痹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充分运用艾灸可以滋肝补肾、补气活血、温阳散寒、疏经通络的功效,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关节炎。
关节炎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除自然的生理退化之外,潮湿、寒冷等气候环境因素,是诱发和加剧骨性关节炎进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春雨绵绵的春季往往是关节炎的高发季节。
【老寒腿】医学全称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又称为“风湿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当人上了年纪,又伴有高血脂、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逐渐形成,向血管内增生、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则供给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缺血而使下肢尤感寒冷。
艾灸取穴
艾叶疏风散寒,祛风湿
常用主穴有:阿是穴(痛点)、大椎、阴陵泉、足三里。然后再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配穴,一般来说,艾灸取穴以痛点为主。
注: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配穴:
急性期配至阳、灵台、并在督脉上找压痛点;
关节畏冷者配神阙、关元;
局部红肿者配曲池、血海;
肩关节痛配肩髃、肩髎。
肘关节痛配曲池、手三里、小海。
腕关节痛配阳池、合谷、外关。
髋关节痛配环跳、风市。
膝关节痛配膝眼、阳陵泉、鹤顶。
踝关节痛配绝骨、丘墟、昆仑。
脊柱关节痛配夹脊、督脉痛点。
灸法:施灸时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1-3个,用百笑灸施灸,每次施灸时间为25-4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
冬季保养注意日常细节
✿ 注意保暖。不要呆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住的房子要保持干燥温暖,被褥要经常晒一下。在秋冬季,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腿部特别是膝关节受凉,戴好护膝,尤其是出门的时候,不要让腿部接触雪或者雨水。
✿ 适度的体育锻炼。老年人长时间不运动容易是肌肉萎缩,体质变差。适度的参加一些运动能增强抵抗力,比如打太极拳、晨跑和做体操等,动作不激烈又可以锻炼一下腿部的肌肉,对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 注意膝盖不能过度劳累。在平时活动的时候,老年人不要走太多的路,不要让膝盖承受过大的压力,上楼梯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不要背太沉重的东西。平时行走可以配一副拐杖,减轻膝盖承担的力量。
✿ 注意保护已受损关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的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如膝、踝关节的关节炎患者平日要尽量避免上、下楼梯,长时间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远途跋涉等较剧烈的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尤其在关节肿胀时更应避免。为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患者可以选择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也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楔形鞋垫或其他辅助设施来辅助关节运动。
注意事项:
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吃冷性食物,多吃热性的,比如羊肉、涮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