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溃疡是什么?
口腔溃疡,指的是口腔内的黏膜表皮细胞,因种种原因而发生上皮层破坏、脱落,因而暴露出下面的黏膜下层或结缔组织层。由于这部分组织层含有血管、神经,因此临床上表现出有红色破皮表面、疼痛,甚至出血的现象。
小儿口腔溃疡原因是什么?
1、手足口病——这种病也有与疱疹性口炎相类似的症状,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具有流行性。患病后口腔损害遍布于唇,颊、舌、腭等处,为很多小水疱,极易破裂,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除口腔部位外,在手掌、足底、臀部皮肤上亦可出现分散的小水疱,所以称之为手足口病。
2、口疮——比较常见,但是病因不一。有的是因为口腔黏膜有不明显的伤口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B。初期口腔黏膜会有灼烧感,接着会发红,并形成许多小溃疡,相当疼痛。常见部位在舌侧黏膜、口腔底部和舌头部位。
3、外伤——凡是烫伤、刺伤、误食有腐蚀性的东西等,都会引起口腔黏膜受伤,继而引发溃疡。
4、药物过敏——特殊体质的宝宝可能会因为药物或感染等不明原因,而引起所谓的“多形性红斑疾病”,这时宝宝身上会出现靶形红斑,眼睛、嘴唇、口腔,生殖泌尿道均有发炎、溃烂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口腔溃疡有时也可能与其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宝宝因为某些事而过度兴奋或忧虑,都会促使口疮性溃疡的发生。还有,使用些含有香料的牙膏或者涂抹一些含刺激性的药物,也会引起宝宝口腔溃疡。
小儿口腔溃疡有何症状?
口腔黏膜上的浅表性溃疡,颗粒可从麦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微凹如同菜盘底、周围充血呈红晕状,可有自发性疼痛或因食物刺激后产生疼痛,一般7~10天内可自行痊愈。
口腔溃疡初起时,黏膜充血、水肿,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常发生于舌、颊内黏膜,唇内黏膜及上腭,有时也可蔓延至口角及咽喉。溃疡边缘很清楚,溃疡面上多覆盖一层黄色脓苔,医学上称为假膜,这层假膜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后可形成糜烂面,有时溃疡成片,可引起下颌淋巴结肿大。
小儿口腔溃疡饮食上如何护理?
口腔溃疡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可用盐开水、生理盐水漱口,也可用药物漱口液,防止因食物残渣加重继发感染。此外,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关键。
首先,要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尽量少吃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醋、姜、葱、八角等。这些食物不但会诱发疼痛,还会刺激溃疡面,使其进一步扩大。
其次,减少对溃疡的摩擦,因此要少吃油煎食物和其他太过粗糙坚硬的食物,如炸排骨、炸鸡腿、坚果之类。再次要讲究营养,均衡饮食,除每天食用鱼、肉等荤菜外,还必须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等。这类食物虽然入口时会刺激创面造成一定的疼痛,但对加速溃疡面的愈合非常有好处。
再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鸡蛋等,减少进食的“痛苦”。
最后,别吃过烫的食物,开水或滚烫的汤并不能杀灭溃疡面的细菌,反而会造成刺激。因此,待食物冷却到室温后再进食是最好的选择。在溃疡发作期还要注意少食多餐,千万不要因为怕痛而少吃甚至不吃。
如果溃疡面积太大,影响进食,在敷药的同时,可以吃些松软、易消化和流质的食物。比如加肉熬烂的粥、新鲜果汁、蔬菜汁等。秋季,天气燥热,可以在治疗的同时,配合食疗,有利于防治口腔溃疡,又可以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