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出现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时,宝妈就要小心宝宝可能患上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反复发作性喘息。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而且发病率日渐提高,不得不说,与环境影响有很大的关系。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3.02%,而学龄前儿童,宝宝的患病率最高达到4.15%。这些宝宝80%以上在秋冬时节发病。
哮喘的原因
关于哮喘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但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发病机制,除了遗传因素外,更多的往往是诱因。
造成哮喘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全球气候环境因素的恶化。这也是为什么宝宝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
根据医学研究调查,引发哮喘的过敏原以粉尘排名第一,尤其是家庭中的灰尘。除了吸入过敏原会引发哮喘,其他过敏因素,如感染和环境因素也会加强气喘发作,包括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气温变化、空气污染杂质、烟雾、冰冷饮料等。
因此,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宝妈更要加以小心。
日常预防:
宝宝哮喘,预防大于治疗,对于宝宝来说,如果在哮喘发作早期能够接受正规治疗,那么治愈的几率会比较高。当然更好的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早做预防,就可以使宝宝免受疾病的痛苦。
1、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可以有效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如果母乳不足可以在奶粉喂养的同时适当补充益生菌来保持肠道菌群的健康。
2、 日常保持通风换气,通风最大的目的是让单位面积内的细菌量减少,从而能达到身体耐受的范围。
3、 如果怀疑宝宝是过敏体质,可以检测过敏原,日常生活中学会避开过敏原,同时增加宝宝的抵抗力来减少发病的可能。
4、保证充足的睡眠。
2016年儿科哮喘指南治疗建议
对于小于6岁的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对大多数患者推荐使用低剂量ICS作为初始控制治疗。如果低剂量ICS不能控制症状,优选考虑增加ICS剂量(双倍低剂量ICS)。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变应性鼻炎的患儿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因此,关于哮喘的治疗是基于医生层面的,当宝宝确诊是哮喘时,宝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用药治疗。
宝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谈激素色变,一听到激素治疗就避而远之。实际上,有过哮喘治疗经验的宝妈会发现,雾化治疗几乎是哮喘宝宝必不可少的一个治疗步骤,这种局部用药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比大家想象的要低很多。
哮喘误区:
1、儿童哮喘不用治,过了6岁就好了
有这样认为的妈妈是因为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一些哮喘的症状诸如喘息、咳嗽等“典型症状”也可在非哮喘儿童(尤其是0-2岁)身上出现,另外,宝宝由于气道发育还没有完善,管腔较小,更容易狭窄和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气道逐渐发育完善,管腔变大,即使有轻微的过敏性炎症,也不容易发病,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的宝宝大了就好了。
但是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可能会自愈的情况下,而不去治疗,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哮喘宝宝不能运动
认为哮喘宝宝不能运动的原因往往是担心运动诱发哮喘,事实上哮喘的宝宝在规范阶梯治疗后,是可以运动的,运动可以增强抵抗力,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但运动的项目和方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譬如游泳可能需要评估肺功能后来判断宝宝能否进行。另外,在宝宝运动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防止孩子因呼吸道过于水分丢失和干燥,而引发过敏反应。
3、 宝宝不喘了就可以停药了
这种情况更多的原因是宝妈对药物畏之如虎,生怕治疗的药物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哮喘属于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即使宝宝没有喘息症状,但炎症也是存在的,它会使气道产生肿胀,管壁变厚,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变厚的管壁恢复正常。所以,是否停药应由医生来判断。
薄荷营养,致力于打造一分钟原创靠谱营养,让营养简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