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妈妈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变长,心脏负担增大,肺脏负担也随之加重,妊娠期肾脏也略有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减低,蠕动减弱。其它如肠骨内分泌、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会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子宫、会阴、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会恢复正常。这些形态、位置和功能能否复原,则取决于产妇在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若养护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稍有不慎,调养失宜,则恢复较慢。
鉴于以上原因,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产妇坐月子的传统,也养成了中国独有的各种“月子禁忌”。我们就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一下,这些禁忌到底合不合理呢?
从古至今流传的月子禁忌:
忌刷牙
很多家长会叮嘱产妇坐月子一个月不要刷牙,否则“生一个娃,掉一颗牙”。
分析:刷牙是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去除口腔细菌。不刷牙,污垢得不到及时清除,会增加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而引起牙痛病。传统认为月子刷牙容易掉牙,可能是传统中医认为,人生孩子的时候各种关节变得松散,就像开宫口一样的过程。其实,生孩子只是宫口和耻骨开了,并不是每一个关节都开了,说以,月子刷牙容易掉牙,是经不起推敲的。
忌沾水
过去以为,月子有伤口,沾水容易染风寒。而现代科学可以解释,风寒其实就是一种细菌感染。主要起因是因为水不干净、有风寒细菌。而现在大多数都是使用自来水,自来水都是经过杀毒灭菌处理的,所以,洗澡几乎不存在感染风寒的情况,起码产妇洗澡跟正常人洗澡区别不大。还有,就是产妇身体虚,怕着凉,着凉最危险的结果也是容易感染风寒而已。
忌下床
过去医疗水平差,生孩子经常有产妇死亡的案例。而普遍的认知是产妇元气大伤,产后恢复不够。再加上,古代妇女地位较低,平时很少休息,坐月子休息也是大家希望的。修养好了,才能更好的从事劳动;落下病根,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忌生冷
原因还是因为怕感染风寒。因为风寒在古代,是很可怕的病。所以,古人认为,避免接触生冷的东西,就会降低感染风寒的风险。
忌同房
这个还是很合理的。产后子宫内的创面尚未完全修复,是不推荐同房的,很容易造成产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后果,这倒是留下了“月子病”。就像经期最好不同房一样,因为这个时候,孕妇子宫有伤口,不注意卫生和刺激容易早产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为了子宫能更好的恢复,月子还是不要同房。
那么,月子应该怎么做呢?
屋内温度适宜
随着气候与居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产妇穿着的服装与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做好适当的调整,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
适当的活动
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于恶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产后初始,产妇觉得虚弱、头晕、乏力时,必须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导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关节的疼痛。
保持清洁
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古代由于环境简陋,生活条件差,又没有电器设备,因此规定较严,而有一个月不能洗头、洗澡的限制,现代人不必如此辛苦。洗头,洗澡要用40℃左右的温水,洗完头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头发。
调节饮食
前面三项每一个人都没有差别,饮食方面就有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应该有所不同;再者,产后排恶露、哺乳也许有不顺的情形,或者有感冒、头痛、口破、皮肤痒、胃痛等等疾病发生,饮食与药物就必须改变。坐月子的饮食还是以温补为主,最好请医师根据个人体质作调配比较妥善。
用腹带帮助身体恢复
产后使用收腹带为产后妈妈所青睐,选用的好,对于产后松弛腹肌的生理恢复、保持体形,确实可起到极好帮助,如由高级腹带和草本中药相结合的专业功能产后收腹带,不仅收腹效果好,对产后子宫、产道快速复旧,促进恶露排净,减少瘀患遗留等均具良好作用,是产科医生比较看好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