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是子宫腔表面的一层组织,它是孕育胚胎的土壤。每个月,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概述
子宫内膜是子宫腔表面的一层组织,它是孕育胚胎的土壤。每个月,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
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内膜厚约3-5mm。
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相当于黄体期,子宫内膜增厚至约10mm。
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子宫内膜功能层螺旋小动脉持续性痉挛,促使
组织缺血、变性、坏死,从基底层脱离,形成月经。
当某些原因导致体内雌激素增多或者孕激素缺失时,子宫内膜会在雌激素的持续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变。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
子宫内膜增生相关危险因素:年龄(大多发生于40岁之后)、未生育、过度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外源性雌激素、具有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等。
二、内膜增生的分类及演变
1985年Kurman据增生腺体的结构改变和有无细胞的异型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单纯性不典型增生、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四类。
子宫内膜增生的演变:增殖期→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单纯性不典型增生→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
单纯性增生约1%的几率会发展为癌,复杂性增生约3%的几率会发展为癌,有细胞不典型增生约23%的几率会发展成癌。
三、内膜增生的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增生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子宫出血,青春期、生殖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均可发生。
青春期患者:在月经初潮,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性功血,此种内膜多为单纯性增生,增生常随卵巢功能发育成熟而消失;生育年龄患者:常伴有PCOS、无排卵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此类患者长期卵巢功能异常,应用促排卵药物治疗无效时,应注意有无内膜病变;绝经前妇女: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无排卵,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患者可有阴道出血或者经量增多现象,临床表现为无排卵性功血,并常伴有子宫肌瘤、更年期症状,对此类患者应注意有无内膜病变;绝经后妇女:常表现为阴道出血,较绝经前妇女发生癌的危险更大。
四、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子宫内膜增生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可行诊断性刮宫取内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也可在宫腔镜直视观察到病变的情况下,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另外,通过其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常见子宫内膜明显增厚,绝经后≥5mm,绝经前≥10mm,有时呈弥漫状或息肉状)可用于辅助诊断。
五、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应依据病理改变,结合患者的年龄、生育情况、有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用治疗方法有孕激素和止血药物、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的处理: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可首选药物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更应该首先试用药物治疗。但是,在用药物治疗前,应进行全面评估:1、除外子宫内膜浸润癌和可能合并存在的卵巢癌。2、应该行多学科会诊,制定合理管理和随访方案。对于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的潜在趋势高于年轻者,一般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